[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控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7043.9 | 申请日: | 201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4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胡霄宗;胡继宗;涂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市亚东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74 | 分类号: | F16K11/074;B01D35/12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戚秋鹏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系统用的一种多功能控制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业或家用水处理技术中,在涉及到两支滤芯同时使用时,为了实现两支滤芯的互相净水反冲洗、净水供水、冲洗时持续供应净水等功能,一般采用多个电磁阀或球阀来切换水路。当采用电磁阀阵列来切换水路时,管路就变得非常复杂,提高了系统的复杂度,由于流经电磁阀的是没有经过过滤的水,如果水的硬度偏高,细小杂质较多,电磁阀的故障率很高。当采用电动球阀阵列来切换水路时,不仅系统的复杂度较高,成本也居高不下。在家用设备中,当采用多个手动球阀来构成手动冲洗的双滤芯系统时,对于终端用户来讲,操作难度很大。由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现状,限制了双向反冲技术在民用产品上的大量应用。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控制阀,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多个阀门分别控制导致操作复杂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控制阀,包括阀体、盖子、阀杆、置于阀体内的采用端面转动密封配合的定阀片和动阀片,动阀片和阀杆连接,控制阀上设置有原水进口、排污接口、一号滤芯进水接口和二号滤芯进水接口;定阀片上设置有一号滤芯进水接口通道和二号滤芯进水接口通道,在控制阀内,一号滤芯进水接口通道与一号滤芯进水接口相连通,二号滤芯进水接口通道与二号滤芯进水接口相连通;动阀片上设置有与原水进口相连通的进水通道,动阀片上还设置有排污通道,排污通道与排污接口相连通。
进一步,二号滤芯进水接口通道包括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相互连通并且与二号滤芯进水接口相连通。
进一步,一号滤芯进水接口通道包括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相互连通并且与一号滤芯进水接口相连通;二号滤芯进水接口通道包括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相互连通并且与二号滤芯进水接口相连通。
进一步,排污通道为排污通孔,排污接口设置在阀体上,排污通孔依次通过阀杆上的第一排污通孔和盖子上的第二排污通孔连通到阀体上的排污接口。
进一步,排污通道为排污通孔,排污接口设置在盖子上,排污通孔依次通过阀杆上的第一排污通孔和盖子上的第二排污通孔连通到盖子上的排污接口。
进一步,排污通道为排污盲孔,定阀片上还设置有第九通孔,排污接口设置在阀体上,排污盲孔通过所述第九通孔与排污接口相连通。
进一步,定阀片上的第九通孔设置在定阀片的中心,动阀片上的排污盲孔的一端位于动阀片的中心。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阀位切换可靠,有效保障了出水品质,安装方便,使用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三、五的阀体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定阀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动阀片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三、五在一号滤芯反冲洗二号滤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在一号滤芯反冲洗二号滤芯状态下定动阀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一、三、五在双滤芯同时供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一在双滤芯同时供水状态下定动阀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一、三、五在二号滤芯反冲洗一号滤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一在二号滤芯反冲洗一号滤芯状态下定动阀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二、四、六的阀体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二的定阀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二的动阀片的俯视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二、四、六在一号滤芯反冲洗二号滤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二在一号滤芯反冲洗二号滤芯状态下定动阀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二、四、六在双滤芯同时供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二在双滤芯同时供水状态下定动阀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7是实施例二、四、六在二号滤芯反冲洗一号滤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实施例二在二号滤芯反冲洗一号滤芯状态下定动阀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9是实施例三的定阀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实施例三的动阀片的俯视示意图;
图21是实施例三在一号滤芯反冲洗二号滤芯状态下定动阀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市亚东塑业有限公司,未经余姚市亚东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70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构件侧面展开方法
- 下一篇:大模块墙体的安装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