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皮芯分离机组单机专用石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6495.5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1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宁现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现林 |
主分类号: | B02C7/18 | 分类号: | B02C7/18;B02C7/08;B02C7/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2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机组 单机 专用 石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粮食加工机械,尤其涉及一种皮芯分离机组单机专用石磨。
背景技术
石磨是一种传统的将谷物进行磨粉或磨浆的装置,有着久远的历史,由于其对粮食进行加工时,不会破坏粮食中的营养物质,最大程度的提高了粮食的营养价值,乃至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其在食品加工领域仍具有一席之地。现在使用的石磨大都采用电机来代替牲畜驱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石磨的加工效率,但磨扇的结构仍沿用传统形式,磨齿间距大,研磨效率低,磨制面粉时需循环加工十多次才能得到食用面粉,并且加工出的面粉或糊子粗糙,食用时有牙碜感。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研磨效率高的皮芯分离机组单机专用石磨。
为实现上述技术技术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皮芯分离机组单机专用石磨,由上磨盘和下磨盘构成,下磨盘圆心设有轴孔;上磨盘上设有轴固定孔、凹陷形成的磨膛以及一到两个磨眼;上磨盘与下磨盘向对面设有环形的磨齿区;其特征在于:上磨盘的磨膛上端面设有由磨齿区向内延伸的三角形的凤翅,所述的凤翅由若干平行的凹槽构成,用于将磨膛内的小麦快速传输到磨齿区;每条磨齿末端处设有细纹状的剁斧印,可在出料前对面粉进行精细研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磨膛上平面设有凤翅,由于凤翅呈凹凸结构,随上磨盘转动时,可将磨膛内的粮食快速转移至磨齿区,进而提高了加工效率;而磨齿外端设有剁斧印,可对较小的颗粒进行继续研磨,使得加工出的面粉更为精细,口感更佳。其结构设计合理,加工效率高,将小麦循环加工4-6遍即可得到精制面粉,加工出的面粉精细,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上磨盘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下磨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磨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凤翅,2、龙门,3、磨齿区,4、磨眼,5、磨膛,6、轴承台,7、驱动轴固定孔,8、上磨盘,9、剁斧印,10、磨齿,11、下磨盘,12、过孔,13、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1、2、3所示,下磨盘11圆心设有供驱动轴穿过的过孔12,过孔12处设有用于承托上磨盘8的轴承13;上磨盘8上设有凹陷形成的磨膛5,磨膛5圆心处设有驱动轴固定孔7及与轴承13配合的轴承台6,驱动轴固定孔7外侧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磨眼4,又称龙口,用于投放小麦,磨膛5上设有呈倾斜凹槽状并与龙口相通的龙门2;上磨盘8与下磨盘11在磨膛5以外设有磨齿区3,磨齿区3由若干阵列分布的磨齿10构成,用于研磨物料,每条磨齿10末端处设有细纹状的剁斧印9,最佳为分布于磨齿10末端的三公分处,其可在出料前对面粉进行精细研磨;上磨盘8的磨膛5上端面设有由磨齿区3向内延伸的三角形的凤翅1,所述的凤翅1由若干平行的凹槽构成,在石磨工作时可将磨膛5内的小麦快速传输到磨齿区3进行研磨。
其工作机理为:安装时,可将动力部分安装在下磨盘11下方,驱动轴穿过下磨盘11中心的过孔12,上端固定于驱动轴固定孔7内,上磨盘8放置在下磨盘11上方并通过轴承13支撑;小麦通过龙口进入磨膛5内,上磨盘8转动过程中,龙门2、凤翅1将小麦逐步转移至磨齿区3,在上下磨齿10的研磨下小麦逐渐被磨碎,并在出料前经剁斧印9进行精细研磨,最后得到精细面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现林,未经宁现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64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桶装水用水桶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学生双层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