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后插钢筋笼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及其成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6281.8 | 申请日: | 201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9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叶春林;何文春;周革;黄太武;王亚飞;袁建国;代云山;李传宝;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 水泥 粉煤 碎石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后插钢筋笼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包括水泥粉煤灰碎石混合料填充层(3),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主要由若干主筋(1)和箍筋(2)固定连接构成的笼形框架(4),所述水泥粉煤灰碎石混合料填充层(3)密实填充在笼形框架(4)内部并延伸覆盖在笼形框架(4)外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插钢筋笼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笼形框架(4)的长度≥6m,所述笼形框架(4)的底部为锥形架(8),所述笼形框架(4)内设有若干径向加强钢筋(7),所述若干径向加强钢筋(7)在笼形框架(4)内形成径向钢筋内部预留空间(9),所述径向钢筋内部预留空间(9)位于笼形框架(4)的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插钢筋笼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笼形框架(4)的长度≥12m,所述笼形框架(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器(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插钢筋笼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粉煤灰碎石混合料填充层(3)中碎石的最大粒径≤2cm。
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后插钢筋笼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成桩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高速铁路斜坡地基或软弱地基待加固位置钻出桩孔;
步骤2)在所述桩孔中灌入水泥粉煤灰碎石混合料,形成水泥粉煤灰碎石混合料填充层(3);
步骤3)在所述桩孔内的水泥粉煤灰碎石混合料填充层(3)尚未凝固时插入笼形框架(4),整个笼形框架(4)的插入时间不超过30分钟;
步骤4)待桩孔内的水泥粉煤灰碎石混合料强度达到龄期强度的80%后,凿除桩头至设计标高,即形成所需后插钢筋笼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插钢筋笼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成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当笼形框架(4)的长度<4m时,采用1300~1600KN的压力下压笼形框架(4),并保证笼形框架(4)的垂直度,当笼形框架(4)插入水泥粉煤灰碎石混合料填充层(3)内超过3m后,来回将笼形框架(4)提放30cm左右,再调整好垂直度下放笼形框架(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插钢筋笼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成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当笼形框架(4)的长度为4~6m时,在笼形框架(4)的顶部固定木板,采用4000~6000KN的压力下压木板,使笼形框架(4)插入水泥粉煤灰碎石混合料填充层(3)内,下压过程中控制好笼形框架(4)的垂直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插钢筋笼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成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当笼形框架(4)的长度大于6m时,通过平板振动插入器(6)将笼形框架(4)插入水泥粉煤灰碎石混合料填充层(3)内,所述平板振动插入器(6)包括平板振动器(6.1)、顶板(6.2)、卡梢(6.3)和钢管(6.4),其中,顶板(6.2)上固定连接平板振动器(6.1),所述钢管(6.4)的一端与顶板(6.2)固定连接;钢管(6.4)置于笼形框架(4)内,并通过卡梢(6.3)与笼形框架(4)固定连接,所述顶板(6.2)置于笼形框架(4)的顶部,所述钢管(6.4)的另一端为锥形结构,钢管(6.4)的另一端与笼形框架(4)的底部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插钢筋笼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成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粉煤灰碎石混合料填充层(3)中水泥∶粉煤灰∶砂∶碎石∶外加剂∶水的比例为190∶118∶823∶1091∶3.08∶178。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插钢筋笼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成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粉煤灰碎石混合料填充层(3)中水泥粉煤灰碎石混合料的坍落度为180mm~2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628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