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平注汽井智能配汽工艺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5330.6 | 申请日: | 201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2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彬;王红庄;李秀峦;蒋有伟;赵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田野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 注汽井 智能 工艺 管柱 | ||
1.一种水平注汽井智能配汽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该水平注汽井智能配汽工艺管柱包括:
连续油管密封与悬挂装置,固定在热采井口上部;
表层套管,固定在水平井的生产套管外;
筛管,设置在水平井的水平段内,通过筛管密封悬挂器悬挂在生产套管的尾端,在筛管的末端固定有底堵;
连续油管,设置在生产套管内,连续油管的上端与所述连续油管密封与悬挂装置相连接;
多个配汽短节,设置在生产套管内,相互之间利用配汽短节接箍连接,连接后的多个配汽短节一端通过连续油管接箍与连续油管的下端相连接,另一端是封闭的远端出口;
智能配汽阀,设置在每个配汽短节壁上,用于控制蒸汽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注汽井智能配汽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配汽阀包括:
滑槽,形成有滑动通道;
密封卡槽,与滑槽相对,并与滑槽保持一定的间隔而设置;
滑动密封件,沿着所述滑动通道而滑动;
控制单元,控制滑动密封件的滑动,使得滑动密封件与密封卡槽接合或分离,从而控制滑动密封件的关闭或开启程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平注汽井智能配汽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单元包括:
电机组,用于驱动滑动密封件;
电机组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机组相连接,对所述电机组进行控制;
蓄电池组,通过所述电机组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机组相连接,用于电力供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平注汽井智能配汽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组控制模块包括:
遥控感应器,用于接收来自地面控制系统的地面指令,并将所述滑动密封件的开启或关闭程度经由遥控感应器反馈到地面控制系统;
其中,所述电机组控制模块,根据地面指令启动或关闭电机组的运转,或改变电机组的正负极电流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平注汽井智能配汽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组包括:
飞轮,外缘设置有螺纹,与所述滑动密封件外缘的螺纹相互咬合;
其中,所述飞轮根据电流方向的切换,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所述飞轮顺时针旋转时推动滑动密封件向外伸出,限制智能配汽阀的蒸汽流量,所述飞轮逆时针旋转时推动滑动密封件向内缩回,提高智能配汽阀的蒸汽流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注汽井智能配汽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注汽井智能配汽工艺管柱还包括:
温度压力监测电缆,设置于生产套管和配汽短节之间的环空内,并与连续油管和配汽短节平行;
温度压力传感器,均匀分布在水平段的温度压力监测电缆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平注汽井智能配汽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压力传感器通过所述温度压力监测电缆与地面控制系统连接,根据温度压力传感器的数据所反应的水平段不同位置蒸汽腔发育情况,从地面控制系统控制水平段相应位置的智能配汽阀,从而智能调节水平段相应位置的智能配汽阀出口蒸汽流量。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平注汽井智能配汽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配汽阀还包括:
凹槽,设置于滑动密封件一侧对应的密封卡槽的前端,与所述滑动密封件直径和厚度尺寸相一致,凹槽的位置正对滑动密封件;
其中,当要关闭进汽孔时,滑动密封件伸出,进入密封卡槽的凹槽,使得进汽孔的完全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平注汽井智能配汽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配汽阀还包括:
橡胶密封环,由耐高温橡胶制成,紧固于滑槽内侧以及密封卡槽的凹槽内侧,橡胶密封环受热膨胀后,将滑动密封件内侧与滑槽的间隙密封。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平注汽井智能配汽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配汽阀还包括:
前端紧固套与后端紧固套,设置在智能配汽阀的两端,用于固定智能配汽阀;
挡体,其内部用于安装控制单元,其外部形成为智能配汽阀的外壳;
所述前端紧固套与后端紧固套、挡体、以及密封卡槽均有内螺纹,与配汽短节外壁的外螺纹密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53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