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玻璃的半钢化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4085.7 | 申请日: | 201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9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陆斌武;冯建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海达安全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7/012 | 分类号: | C03B27/012;C03B27/04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1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薄膜 太阳能电池 背板 玻璃 化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太阳能电池用玻璃的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玻璃的半钢化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薄膜太阳能电池背板玻璃主要采用全钢化的3.2mm浮法玻璃,其较普通平板玻璃虽然具有强度高的优点,但是其也存在平整度差、波筋大、易自爆的问题,且其一旦破坏即整体粉碎,从而缩短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而半钢化浮法玻璃其平整度较全钢化玻璃好,且其破坏是沿裂纹源呈放射状径向开裂,一般无切向裂纹扩展,因此目前也出现用半钢化浮法玻璃取代全钢化浮法玻璃来作为非晶硅电池用背板玻璃,但是目前的半钢化玻璃其波筋要求仅按国标要求≤0.6mm/300mm(GB15763.2-2005)或者欧标要求≤0.5 mm/300mm(EN12150-1-2000),半钢化玻璃的表面压应力控制在24Mpa~60Mpa,其波筯要求与玻璃表面压应力尚不能满足高质量薄膜太阳能电池背板玻璃波筯≤0.3 mm/300mm、玻璃表面压应力控制在60Mpa~90 Mpa之间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玻璃的半钢化工艺,其能加工出满足波筯≤0.3mm/300mm、玻璃表面压应力控制在60Mpa~90 Mpa之间的钢化玻璃。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玻璃原片经切割、磨边、钻孔、清洗后进行钢化处理,再检验合格后包装成品,所述钢化处理依次包括加热炉内加热处理、快速冷却炉内的急速冷却处理以及二次冷却炉内的徐冷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内的加热温度为660℃~720℃,玻璃在所述加热炉的主炉内的速度为120±20mm/s、出炉速度为650±50 mm/s;在所述快速冷却炉内急速冷却时,强化风压为8820pa~10780pa。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在所述快速冷却炉内急速冷却时,上部风排距离为18±5mm,下部风排距离为13±5mm;在所述二次冷却炉内进行徐冷处理时,徐冷风压为1800 pa~2000pa,上部风排距离与下部风排距离均为18±5mm。
采用本发明工艺加工的半钢化玻璃,其能满足波筯≤0.3mm/300mm、且玻璃表面压应力控制在60Mpa~90 Mpa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玻璃原片经切割、磨边、钻孔、清洗后进行钢化处理,再检验合格后包装成品,其中钢化处理首先进行加热炉内加热处理,加热炉内的加热温度为720℃,在加热炉的主炉内的速度为120mm/s、出炉速度为600 mm/s,然后再进入快速冷却炉内进行急速冷却处理,急速冷却时强化风压为9800pa,上部风排距离为13mm,下部风排距离为18mm;再进入二次冷却炉内进行徐冷处理,徐冷风压为1800pa,上部风排距离为18mm,下部风排距离为13mm。
实施例二:
玻璃原片经切割、磨边、钻孔、清洗后进行钢化处理,再检验合格后包装成品,其中钢化处理首先进行加热炉内加热处理,加热炉内的加热温度为660℃,在加热炉的主炉内的速度为140mm/s、出炉速度为700 mm/s,然后再进入快速冷却炉内进行急速冷却处理,急速冷却时强化风压为10780pa,上部风排距离为23mm,下部风排距离为8mm;再进入二次冷却炉内进行徐冷处理,徐冷风压为2000pa,上部风排距离为13mm,下部风排距离为23mm。
实施例三:
玻璃原片经切割、磨边、钻孔、清洗后进行钢化处理,再检验合格后包装成品,其中钢化处理首先进行加热炉内加热处理,加热炉内的加热温度为690℃,在加热炉的主炉内的速度为100mm/s、出炉速度为650mm/s,然后再进入快速冷却炉内进行急速冷却处理,急速冷却时强化风压为8820pa,上部风排距离为18mm,下部风排距离为13mm;再进入二次冷却炉内进行徐冷处理,徐冷风压为2200pa,上部风排距离23mm,下部风排距离为1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海达安全玻璃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海达安全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40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档控制方法、系统及用于牵引工作的工程机械
- 下一篇:电力交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