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型折叠式收纳脚架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2256.2 | 申请日: | 201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5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晋玮;郑谕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6 | 分类号: | F16M11/06;F16M11/16;F16M11/18;F16M11/38;G03B21/54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冯志云;吕俊清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收纳 脚架 | ||
1.一种薄型折叠式收纳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座单元,该底座单元包括一底座本体,其中该底座本体具有一第一枢接部、一从该第一枢接部延伸而出的第一连接部、及一从该第一连接部延伸而出的第一延伸部;
一第一可旋转单元,该第一可旋转单元包括一对应该底座本体的可旋转平台,其中该可旋转平台具有一对应于该第一延伸部的第二枢接部、一从该第二枢接部延伸而出且对应于该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连接部、及一从该第二连接部延伸而出且对应于该第一枢接部的第二延伸部;以及
一第二可旋转单元,该第二可旋转单元包括两个可旋转支撑架,其中每一个可旋转支撑架包括一设置于该底座本体与该可旋转平台之间的支撑本体、一连接于该支撑本体的其中一末端部与该第一枢接部之间的第一枢接结构、及一连接于该支撑本体的另外一末端部与该第二枢接部之间的第二枢接结构,以使得上述两个可旋转支撑架可旋转地枢接于该底座本体与该可旋转平台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折叠式收纳脚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枢接部具有两个分别成形于该第一枢接部的两相反侧端上的第一固定孔,且该第二枢接部具有两个分别成形于该第二枢接部的两相反侧端上的第二固定孔;其中每一个第一枢接结构具有一固定于相对应的第一固定孔内的第一内枢接件及一固定于相对应的支撑本体内且枢接地连接于该第一内枢接件的第一外枢接件,且每一个第二枢接结构具有一固定于相对应的第二固定孔内的第二内枢接件及一固定于相对应的支撑本体内且枢接地连接于该第二内枢接件的第二外枢接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折叠式收纳脚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枢接部的底面、该第一连接部的底面及该第一延伸部的底面齐平,且该第二枢接部的顶面、该第二连接部的顶面及该第二延伸部的顶面齐平;其中该第一枢接部的顶面与该第二延伸部的底面相互配合,该第一连接部的顶面与该第二连接部的底面相互配合,且该第一延伸部的顶面与该第二枢接部的底面相互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折叠式收纳脚架,其特征在于,该底座本体具有一贯穿该第一连接部的第一贯穿开口,且该可旋转平台具有一贯穿该第二连接部且对应于该第一贯穿开口的第二贯穿开口、一连接于该第二贯穿开口且从该第二连接部的底面向下延伸而出的围绕状凸助、一连接于该围绕状凸助且从该围绕状凸助向下延伸而出的C型定位块、及多个设置于该第二连接部的底面且围绕该围绕状凸助的配重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型折叠式收纳脚架,其特征在于,更进一步包括:一锁固单元,该锁固单元包括一可滑动地设置在该第二贯穿开口内的螺栓及一设置在螺栓上的C型垫片,其中该螺栓的其中一部分容置于该第二贯穿开口内,且该螺栓的另外一部分、该围绕状凸助及该C型定位块皆容置于该第一贯穿开口内。
6.一种薄型折叠式收纳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座单元,该底座单元包括一底座本体,其中该底座本体具有一第一侧端面及一对应于该第一侧端面的第二侧端面;
一第一可旋转单元,该第一可旋转单元包括一对应该底座本体的可旋转平台,其中该可旋转平台具有一第一侧端面及一对应于该第一侧端面的第二侧端面,该底座本体的该第一侧端面与该可旋转平台的该第一侧端面齐平,且该底座本体的该第二侧端面与该可旋转平台的该第二侧端面齐平;以及
一第二可旋转单元,该第二可旋转单元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该底座本体的该第一侧端面与该第二侧端面上及分别设置在该可旋转平台的该第一侧端面与该第二侧端面上的可旋转支撑架,其中上述两个可旋转支撑架可旋转地枢接于该底座本体与该可旋转平台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型折叠式收纳脚架,其特征在于,该底座本体还具有一第一枢接部、一从该第一枢接部延伸而出的第一连接部、及一从该第一连接部延伸而出的第一延伸部,该可旋转平台具有一对应于该第一延伸部的第二枢接部、一从该第二枢接部延伸而出且对应于该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连接部、及一从该第二连接部延伸而出且对应于该第一枢接部的第二延伸部,且每一个可旋转支撑架包括一设置于该底座本体与该可旋转平台之间的支撑本体、一连接于该支撑本体的其中一末端部与该第一枢接部之间的第一枢接结构、及一连接于该支撑本体的另外一末端部与该第二枢接部之间的第二枢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225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涡旋膨胀机
- 下一篇:LTE通信系统中的时频同步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