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次波压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9770.0 | 申请日: | 201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6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宋志翔;杨强;苏凌;白俊雨;杨文广;杨尚琴;许自龙;仇正兰;张杨;林庆富;毕进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郭韫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次 压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及煤层气地震勘探与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次波压制方法。
背景技术
压制多次波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有效波和多次波之间差异的滤波方法,简称为滤波方法,比较典型且经常被应用的方法包括预测反褶积、Radon变换、二维或三维傅里叶变换和聚束滤波等;另一类是基于波动方程的预测减去法,简称为波动方程预测减去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波动方程模拟实际地震波场或反演地震数据来预测多次波,之后把预测出来的多次波数据从原始地震数据中减去,这类方法中典型的方法包括波场外推法、反馈环法、反散射级数法和SRME方法等。
其中,滤波方法目前利用的是多次波和有效波之间的主要差异特征,即多次波的周期性和有效波与多次波之间的可分离性。这类方法是利用多次波和有效波之间在地震波波传播上的运动学方面(如传播时间、传播速度等)上的差异,通过各种变换手段,把时间空间域(称之为“旧域”)含有多次波的地震数据映射到其他特殊的域(称之为“新域”)。映射之后,有效波与多次波在新域会呈现出较之旧域更为明显的差异性,可以通过各种变换手段,把有效波和多次波分离开,之后就可以在地震数据中滤除多次波,最后再将“新域”中的数据进行一次反变换,就得到了常用的时间空间域中多次波被滤除后的地震数据体。
目前,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波动方程多次波压制方法:波场外推法,即利用波场外推来模拟多次波;反馈环和反散射级数法,则是通过叠前反演来预测多次波。可以认为:波场外推法是模型驱动的,而反馈环和反散射级数法是数据驱动的。
常规预测反褶积方法是:根据地震数据自相关中多次波的衰减关系求出一个平均衰减系数,计算一个滤波算子,然后用此衰减系数和该滤波算子对所有多次波进行预测反褶积滤波处理。由于单个衰减系数并不符合每个多次反射波的实际衰减情况,结果对任何一个多次波都没有得到最好的压制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多次波压制方法,在计算出滤波算子后,针对每个多次波调节衰减系数的值,最后获得满意的滤波效果,有效地压制多次波。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次波压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地震道:
从原始地震数据中选择一道含有有效波和多次波的地震道数据x(t);所述原始地震数据包括多个地震道的数据,一个地震道的数据就是地震道数据;所述地震道数据x(t)是指所选地震道的全部样点值;所述t表示所选地震道的全部样点数;
(2),截取数据:
对该地震道数据x(t)进行自相关计算得到x(t)的自相关结果;所述x(t)的自相关结果中的第一部分代表地震子波,后面周期性出现的孤立震动即为多次波;得到x(t)的自相关结果即完成了截取数据的工作;
(3),确定多次波的周期:
将从步骤(2)得到的x(t)的自相关结果的零时刻开始到第一个孤立震动的最大值之间的时延设定为预测步长α,该预测步长α就是多次波的重复周期;
(4),定义目标多次波时窗:
在该地震道数据x(t)上,将第一个多次波设为目标多次波,设定第一个多次波的时窗的起始点是有效波的第一个点,时窗的长度设为L,时窗的长度L大于1个多次波的重复周期α,但小于2个多次波的重复周期α;
(5),计算目标多次波得滤波算子:
计算位于时窗内的地震道数据x(n)的自相关得到x(n)的自相关结果r(n),将所述x(n)自相关结果r(n)转换成对称矩阵放在方程(1)的左边,而右边列矩阵为第α个元素开始到时窗结束这一段内的地震道数据的自相关结果;这时方程(1)中的未知部分即为滤波算子a(n),即(a0,a1,a2,…,an-1);然后采用高斯主元素消去法求得滤波算子a(n);所述n表示选出的地震道上位于时窗内的样点数;方程(1)中的点表示省略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97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点烟充电装置
- 下一篇:避免误接入互联网的网络转换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