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中杂质分离的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9620.X | 申请日: | 2012-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3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伟;王荣生;蒋玲燕;梅晓洁;郭志义;藏莉莉;李彬;魏海娟;张一帆;杜兴治;谢震方;吕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上海子箴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谭震威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中 杂质 分离 预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一种水中杂质分离的预处理方法,涉及水处理过程中去除水中杂质的技术,尤其涉及水中粒径较小、难以被传统细格栅去除的杂质,适用于城市污水厂中污水的预处理、雨水泵站或雨污合流泵站初期CSO溢流中杂质的去除、河道清理浮渣、砂水分离以及类似水体中的杂质分离。
技术背景
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污(废)水排放量的日益增加,城市污水厂的进水中有机、无机杂质和溶解态物质也逐渐复杂化、多样化,而其中许多杂质的有效粒径小于1mm,如毛发、棉絮、砂粒、塑料片、动物皮屑等,这些小颗粒杂质难以被传统的细格栅(栅距2-3mm)拦截,从而随水流进入后续的生物反应池和污泥处理系统;其中,重质杂质将在构筑物底部沉积,并随着工艺运行周期的延长而累积;在污泥处理系统中,这些杂质由于污泥浓缩的作用而被富集,从而影响管道系统及处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目前,国内一些大型污水处理厂(如上海白龙港污水厂,重庆鸡冠石污水厂等)普遍存在沉砂池处理效果不佳,超细砂难沉降去除的问题,导致污泥中含砂量较大;有报告指出,污泥中含砂量约为20%~50%。而砂粒在生化池和污泥处理系统的累积将大大减少池体的有效容积,对曝气设备产生不利影响,加剧水泵及脱水设备的磨损,并影响絮凝效果降低污泥成饼率。因此,在污水厂的升级改造中,强化和细化沉砂处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设计要素。
而在雨水泵站和雨污合流系统中,由于合流溢流中含有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雨水径流,各种污染物及颗粒物的浓度较大,且合流溢流量大,成为受纳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为减少雨污合流溢流对天然水体的直接污染,往往增加机械格栅、旋流沉砂池等一级处理构筑物。而降雨量通常很不均匀,造成雨水径流流量变化非常大,使得沉砂池水力负荷高,颗粒物去除效果不佳。
针对污水(雨水、雨污合流、河道水等)中杂质的分离,国内外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有机械细格栅、旋流分离器、毛发过滤器等,但由于格栅栅距较大,一般只能分离粒度大于1mm以上的杂质;旋流沉砂池则不耐水量冲击负荷,且对超细砂去除效果不佳;而毛发过滤器则主要拦截水中较大固体杂物,对分离砂粒等细微颗粒物处理效果不好。因此,开发高效节能、自动化控制的水中杂质分离的预处理方法对于污水厂升级改造、雨污合流系统的污染控制、河道景观的改善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将水中不同粒径的有机、无机杂质分离,减少其在后续生物系统中的累积、减少对污泥处理设备及管道系统的磨损、降低雨污合流溢流对河道水体的污染,改善河道水体景观,且操作方便,投资省且运行能耗低的水中杂质分离的预处理方法。
本发明预处理方法通过杂质筛分系统和杂质收集系统实现。杂质筛分系统由反应器、微网筛分装置和曝气装置组成,曝气装置设置在微网筛分装置下方,在微网表面产生流动剪切力,以防止杂质在微网表面附着。微网筛分装置由膜支架和微网元件组成,微网元件由微网膜制成,微网膜的孔径为0.01mm~1.0mm,根据水处理要求设置,微网膜可以为涤纶、锦纶、尼龙、钢丝网或其他具有一定表面光洁度、机械强度和均匀孔径的材料。杂质筛分系统根据处理对象的不同,采用单级筛分系统、两级筛分系统或者多级串联组成的筛分系统,根据处理要求,每个筛分系统中选用不同孔径的微网膜,各个筛分系统通过虹吸自流管连接,实现杂质的逐级筛分,提高处理精度。另外,在每个筛分系统中,采用一段反应器或者将多段反应器进行串联,对杂质进行逐级浓缩。杂质收集系统由杂质收集装置和尾水收集装置组成,浓缩杂质被筛网拦截,少量的滤液混入微网出水进入后续的生物处理系统。处理水通过水泵或由其他方式引入杂质筛分系统的反应器内,由微网膜组件将大于微网孔径的杂质拦截在反应器内,微网出水由虹吸自流管收集后排出系统或进入下一级筛分系统,微网出水的过程中,需曝气装置对微网膜组件进行冲刷,以维持微网一定的水通量和清洗周期。处理水中的杂质经过反应器浓缩。然后,浓缩杂质通过溢流管进入杂质收集系统,被收集后由外运设备输出系统,滤液则被尾水收集装置汇集,混入微网出水输出反应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上海子箴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同济大学;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上海子箴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96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五官科音乐椅
- 下一篇:一种超小型表面贴装石英晶体谐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