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冷却开水热水冰水四机合一冰箱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9307.6 | 申请日: | 201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0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牟玉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牟玉昌 |
主分类号: | F25D23/12 | 分类号: | F25D23/12;F25D19/00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李殿中 |
地址: | 118000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前阳镇***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冷 开水 热水 冰水 合一 冰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箱,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冷却开水热水冰水四机合一冰箱。
背景技术
冰箱是现代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产品,我国目前电冰箱在用的数量达2亿台之多,每台电冰箱日耗电量按1度计算,我国在用电冰箱的耗电总量即达700多亿度,相当于30多座秦山核电站一期工程的年总发电量。目前使用的电冰箱,制冷时释放的热量都是依靠隐藏在冰箱两侧外壳内冷凝器经冰箱外壳散热,由于自然散热慢,散热效果差,使冰箱的耗电量增加,而且冰箱把热量散发到室内,又增加了室内环境温度,特别是夏天,室内温度闷热,要想降低室温,就必须增加空调的制冷量,增加空调器的耗电量。而且,环境温度越高,冰箱的散热效果越差,冰箱的耗电量也越大。实践证明,环境温度每增加5℃,冰箱的耗电量就增加25%。此外,热水器也和电冰箱一样,成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家用电器产品。目前我国城市居民使用量最大的是电热水器,一台60L的电热水器,一年的耗电量平均达2000度以上,耗电量可谓特别巨大。除此之外,人们日常喝开水,是用电水壶、电开水器或者用冷、热饮水机来烧开水,仅此一项人们喝冷、热饮用水的电费支出,一年也要在数百元左右。以上四种家用电器:电冰箱、电热水器、开水器、冷饮机合计一年的家庭耗电费用基本超过2000元。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冷却开水热水冰水四机合一冰箱,该设备四机合一,结构紧凑,减小多个家用电器占用的面积空间、节能。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水冷却开水热水冰水四机合一冰箱,包括有箱体,箱体的上部设置有冷藏室,箱体的下部设置有冷冻室和压缩机,所述的箱体的后部的一侧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开水蓄水箱,热水蓄水箱和冰水蓄水箱,开水蓄水箱上设置有开水出水管,热水蓄水箱上设置有热水出水管,冰水蓄水箱上设置有冰水出水管,开水蓄水箱与热水蓄水箱之间通过蓄水箱通水管相连,热水蓄水箱与冰水蓄水箱之间通过蓄水箱通水管与自来水进水管相连,开水蓄水箱和热水蓄水箱内均设置有冷凝器,冰水蓄水箱内设置有冰水蒸发器,压缩机经冷凝器输入管依次与开水蓄水箱和热水蓄水箱内的冷凝器相连,热水蓄水箱内的冷凝器的输出端通过冷凝器回流管依次与过滤器、节流器、冷冻蒸发器、冷藏蒸发器相连,冷藏蒸发器的输出端通过一条管路与压缩机相连;热水蓄水箱内的冷凝器的输出端通过另一条管路依次与冷凝器L2、L1相连,冷凝器L1的输出端通过冷凝器输入管与开水蓄水箱相连;冷藏蒸发器的输出端通过冰冻冷水管与冰水蒸发器相连,冰水蒸发器通过冰冻冷水回管与压缩机相连。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与效果是:
本发明水冷却开水热水冰水四机合一冰箱集开水器、热水器、冷饮机、电冰箱四机一体,它在冰箱后背增加了一个开水箱、一个冰水箱、若干个热水箱,并用冰箱工作时压缩机换热排出的100余度高温热首先烧开饮用开水,再逐级加热热水,并用水使冰箱冷凝器迅速冷却,同时把水中大量的冷能提供给冷凝器,降低冰箱的制冷温度一倍以上,提高了冰箱的制冷效率,缩短了压缩机的工作时间,使本冰箱比普通结构的电冰箱节能一倍以上,一机多用、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
图中:箱体壳1、压缩机2、冷冻室3、冷藏室4、保温层5、冷冻蒸发器6、冷藏蒸发器7、节流器8、过滤器9、开水蓄水箱10、热水蓄水箱11、冰水蓄水箱12、自来水进水管13、开水出水管14、热水出水管15、冰水出水管16、蓄水箱通水管17、冷凝器输入管18、冷凝器回流管19、冰冻冷水管20、冰冻冷水回管21、冷凝器22、冷凝器23、冰水蒸发器24、冷凝器外连接管25、电源26、聚氨酯保温层2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牟玉昌,未经牟玉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93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