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生蕨类植物引种栽培技术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05965.8 申请日: 2012-04-12
公开(公告)号: CN103141242A 公开(公告)日: 2013-06-12
发明(设计)人: 刘兴剑;孙起梦;朱洪武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0014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土生 蕨类植物 引种 栽培技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野生植物引种栽培领域,具体涉及野生土生蕨类植物的引种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蕨类植物素有“无花之美”的美誉,它们或具有婀娜多姿的体态,或拥有潇洒飘逸的羽片,在色彩、形态、习性等方面独树一帜。蕨类植物多数种类四季常绿;或有颜色鲜艳的孢子或叶色,或有造型奇特、色彩眩目的根状茎,加上耐荫喜湿以及某些种类石生或附生的特殊生态习性,从而使蕨类植物具有独特的观赏特性。蕨类植物多数为土生蕨类,占我国蕨类植物的绝大部分,土生蕨类分布广泛,许多种类具有株型秀丽、四季常绿的特点,观赏价值较高。在多种生境中,均有土生蕨类植物的生长,并在部分阴湿林下草本层中,占据优势位置。我国观赏蕨类的引种栽培研究刚刚起步,在华东地区,对土生观赏蕨类的引种栽培和移栽技术方面进行的研究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数百家提供一种土生蕨类植物的引种栽培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提高土生蕨类植物引种植株的成活率,形成一整套土生蕨类野生植株引种移栽的技术流程,为土生蕨类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国内对土生蕨类植物的研究较少,没有相关的专利报道,本发明填补了土生蕨类植物野生植株引种栽培的空白。

本发明主要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土生蕨类植物引种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该技术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引种栽培时间的选择:少量植株的选择,一年四季均可进行,夏季的引种时间间隔一般应在4-5天之内,在用苔藓做好根部保湿的情况下,叶片革质的种类在7天内可以有较高的移栽成活率;对于华东地区而言,土生蕨类植物的引种移栽时间,应在秋季的10月上旬到11月中旬较为合适,因秋季的植株形态特征稳定,易于种类的准确鉴定,叶片发育成熟,抗性强,不易失水萎蔫,移栽容易成活。春季次之,虽移栽成活率较高,但土生蕨类植物冬季会受冻害和老叶的枯黄死亡,种类不易准确鉴定,新萌发的拳卷叶顶端在移栽过程中易受伤害,从而影响叶片的恢复和生长发育。

(2)移栽植株的选择:在引种移栽中,要引种移栽所选种类中能够展现该种类形态特征的中等大小个体,这部分植株生长年限较短,生长健壮,抗性强,能够提高移栽成活率,并且移栽后适应性强,同时对环境的破坏较小。在采挖中,因蕨类植物根部带有共生的AV菌根,要尽量多带宿土,可以提高移栽的成活率。

(3)栽植地点选择:由于绝大多数土生蕨类植物喜较阴湿的生长环境,土生蕨类植物喜在有散射光条件,湿度较大的林下栽培环境。引种的土生蕨类植物种植在南京中山植物园的蕨类植物专类园内,蕨类园内的栽培土壤为改造过的土壤,成分为泥炭+河沙+园土+腐叶土,pH值在6.1-6.5,保水性、透气性和疏松度都较好,蕨类种植地上方有增湿的喷雾装置。蕨类专类园总体地势是一个坡度5-7度的小山坡,排水条件良好;蕨类园的上层有美国薄壳山核桃、朴树、糙叶树,榔榆、黄连木、刺槐、喜树等乔木树种,林木覆盖率达到70-90%,能够满足土生蕨类植物喜阴湿的生长环境。

(4)栽种:采挖后尽量在较短的时间内种植下地,种植的深度应比野生植株的根部生长深度略深3cm,防止浇水后土面下沉,造成高大土生蕨类植物种类头重脚轻,植株倒伏。如离挖掘的时间在3天以内,夏绿种类需要对外围叶片进行修剪,防止过分蒸腾,造成叶片萎蔫,影响移栽成活率;常绿种类基本不用修剪外围的叶片。如时间过长,则要对枯萎的叶片进行修剪,对整个植株进行喷水和遮阴处理,进行保湿处理以减少水分的进一步蒸腾而影响成活。栽植后,要在当天浇透水一次,3天后,再浇透水一次,如天气较干燥,可开喷雾装置进行增湿。其它,根据天气情况进行水分管理。

(5)移栽后管理:在第二年夏季的梅雨季节进行叶面肥的喷施,用0.5%硫酸亚铁+0.2%的尿素混合液进行土生蕨类植物叶面的喷施;亦可结合除草,在植株旁追施复合肥,施肥量为50斤/亩。引种栽培的绝大部分土生蕨类植物没有发现病虫为害,抗病虫害能力较强。其余同园林植物一样,进行除草浇水等日常管理工作。

本发明通过从引种移栽时间,移栽植株的选择,栽培地点的选择,到引种后的栽种,种植后的养护管理,提供了一整套的土生蕨类植物引种移栽技术,使用该项技术可以极大提高引种土生蕨类植物的引种移栽成活率,使成活率达到97%以上,并且移栽后的植株生长旺盛,生殖生长正常,并展现出较好的土生蕨类植物观赏特点。为其它类型的野生蕨类植物引种栽培提供一个范例;为蕨类植物专类展示,种类保育,基地建设,开展蕨类植物相关研究的种苗供应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

具体实施方式

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土生蕨类植物引种栽培技术,其主要步骤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59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