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在钻井液添加油存在条件下判识钻遇油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4228.6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2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战;秦黎明;陆黄生;张卫;杨明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9/08 | 分类号: | E21B49/08;G01N2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刘华联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钻井 添加 存在 条件下 判识钻遇 油层 方法 | ||
1.一种用于在钻井液添加油存在条件下判识钻遇油层的方法,包括:
步骤A,称取未加添加油的纯钻井液样品进行核磁共振分析,并进行标准化处理,绘制标准化后的T2谱和T2累积谱,确定纯钻井液峰的位置;
步骤B,称取加有添加油的钻井液样品进行核磁共振分析,并进行标准化处理,绘制标准化后的T2谱和T2累积谱,区分标准化后的T2谱上钻井液峰和添加油峰,记录油峰的面积A1o和所有峰的总面积A1,计算油峰的T2几何平均T2g和含添加油钻井液的含油率C1;
步骤C,当在步骤B中无法区分钻井液峰和添加油峰,则需向步骤A的纯钻井液样品及步骤B的含添加油的钻井液样品中加入弛豫试剂,并重复步骤A及步骤B;
步骤D,重复步骤B和/或步骤C,并按一定间距对含添加油钻井液和加入弛豫试剂后的含添加油钻井液进行随钻核磁共振连续分析;
步骤E,通过随钻对比分析相邻深度含添加油钻井液的含油率及含油性的变化来判识是否钻遇油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当对比分析得出相邻深度含添加油钻井液的含油率和/或含油性发生了变化,则判定为钻遇油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E中所述相邻深度含添加油钻井液含油率的变化是通过对比分析相邻深度含添加油钻井液的标准化T2谱和T2累积谱上油峰信号幅度的差异进行定性判识的;
所述相邻深度含添加油钻井液含油性的变化是通过对比分析相邻深度含添加油钻井液的标准化T2谱和T2累积谱上油峰峰位的差异进行定性判识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邻深度含添加油钻井液含油率的变化是采用相邻深度含添加油钻井液的含油率C1定量表示的;
所述相邻深度含添加油钻井液的标准化T2谱和T2累积谱上油峰峰位的差异是采用其T2几何平均T2g定量表示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步骤E判定为钻遇油层之后,通过随钻对比分析相邻深度含添加油钻井液的含油率及含油性的变化来定量评价侵入井筒的地层原油含量和原油性质的步骤F。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是通过随钻对比分析相邻深度含添加油钻井液的含油率C1,以及其标准化T2谱和T2累积谱上油峰的T2几何平均T2g来定量评价侵入井筒的地层油含量和原油性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含添加油钻井液的含油率C1按照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C1=(A1o×100/A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步骤B中的额定取样量为W,其范围为2~12g;
步骤A中所述样品的实际取样量为W0;
步骤B中所述样品的实际取样量为W1;
步骤A中所述标准化处理为用W/W0对T2谱进行标准化处理;
步骤B中所述标准化处理为用W/W1对T2谱进行标准化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弛豫试剂在纯钻井液样品或含添加油的钻井液样品中的浓度在10000ppm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间距范围1~2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422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