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潜在药物司马西特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3699.5 | 申请日: | 201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0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葛敏;叶援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友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23/16 | 分类号: | C07D223/16;A61P2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9 江苏省南京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 潜在 药物 司马 合成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潜在药物司马西特的合成方法。
(二)技术背景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不断加重,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伴有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AD是最为常见的痴呆类型,65岁以上老年人群患病率为13%,且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显著升高,95岁以上老人患病率高达50%。AD确切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已有众多研究表明,β-淀粉样蛋白的过度生成与异常积聚是导致AD患者神经元死亡的主要原因,在A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而针对Aβ代谢与聚集相关靶点的药物研发也是目前AD防治药物研究的重点,其中Aβ合成的关键酶γ-分泌酶抑制剂的研究最受重视,进展迅速。
司马西特是美国礼来公司开发的γ-分泌酶抑制剂,目前处于大规模III期临床阶段。司马西特化学名为(S)-2-羟基-3-甲基-N-((S)-1-((S)-3-甲基-2-羰基-2,3,4,5-四氢-1H-苯并[d]吖庚英-1-基氨基)-1-羰基丙烷-2-基)丁酰胺。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WO02040508,US2007299053A1等公开了司马西特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以(S)-1-氨基-3-甲基-4,5-二氢-1H-苯并[d]吖庚英-2(3H)-酮为原料与BOC保护的L-丙氨酸缩合脱保护后得到(S)-2-氨基-N-((S)-3-甲基-2-羰基-2,3,4,5-四氢-1H-苯并[d]吖庚英-1-基)丙酰胺,再和L-α-羟基异戊酸缩合得到司马西特。具体路线如下:
该路线用到的起始原料(S)-1-氨基-3-甲基-4,5-二氢-1H-苯并[d]吖庚英-2(3H)-酮CAS登记号为253324-92-4,需要手性拆分,价格昂贵。上述路线以昂贵的原料作为起始后经三步反应制得产品,会消耗大量的原料,增加了成本。最后一步通过DCC缩合制得,反应过程中生成的DCU等杂质难以除去,增加了纯化的难度。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路线先合成侧链片段经OSu活化后再与(S)-1-氨基-3-甲基-4,5-二氢-1H-苯并[d]吖庚英-2(3H)-酮反应制得司马西特。
具体步骤是以L-丙氨酸甲酯(1)为原料与L-α-羟基异戊酸(2)缩合得到中间体(S)-甲基2-((S)-2-羟基-3-甲基丁酰氨基)丙酸酯(3),再经水解得到(S)-2-((S)-2-羟基-3-甲基丁酰氨基)丙酸(4)与N-羟基丁二酰亚胺(6)缩合得到(S)-2-((S)-2-羟基-3-甲基丁酰氨基)丙酸-OSu(5),最后与(S)-1-氨基-3-甲基-4,5-二氢-1H-苯并[d]吖庚英-2(3H)-酮(7)反应制得司马西特。
有益效果:
(1)减少了(S)-1-氨基-3-甲基-4,5-二氢-1H-苯并[d]吖庚英-2(3H)-酮的用量,从而降低了成本。
(2)采用对-COOH进行OSu活化代替DCC缩合,提高了产率,降低了纯化的难度。
(3)通过对侧链片段的质量控制能更好的控制产品的纯度。
具体路线如下: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该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第一步:中间体(S)-甲基(S)-甲基2-((S)-2-羟基-3-甲基丁酰氨基)丙酸酯(3)的制备
在500mL三口瓶中加入L-丙氨酸甲酯(1)10.0g,L-α-羟基异戊酸(2)11.5g,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24.0g,全部混合后加入二氯甲烷200mL,室温下搅拌反应。TLC检测反应结束后停止反应,旋干有机溶剂后加入100mL乙酸乙酯稀释,过滤除去不溶物,用0.1mol/LHC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饱和氯化钠洗涤2-3次,得到(S)-甲基(S)-甲基2-((S)-2-羟基-3-甲基丁酰氨基)丙酸酯(3)17.3g,产率88%。
第二步:中间体(S)-2-((S)-2-羟基-3-甲基丁酰氨基)丙酸(4)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友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友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36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酰亚胺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点亮装置和使用该点亮装置的照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