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黄鱼鱼苗快速转移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3560.0 | 申请日: | 201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3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家富;韩坤煌;黄伟卿;张艺;刘招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黄鱼 鱼苗 快速 转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苗的转移,尤其是涉及大黄鱼鱼苗快速转移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是我国目前最大规模的海水网箱养殖鱼类和八大优势出口养殖水产品之一,每年繁育的大黄鱼鱼苗可超过10亿尾,在我国海水养殖业中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在大黄鱼鱼苗培育的过程中,从室内培育池转移至渔排暂养(俗称“出苗”)是大黄鱼鱼苗繁育的一个重要的阶段,也是大黄鱼鱼苗接受天然海水自然选择的一个过程。科学和高效的转移方法是大黄鱼鱼苗繁育的重要技术之一。因而,在大黄鱼鱼苗快速转移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其成活率非常重要。
目前,大黄鱼鱼苗转移的通常做法是:将育苗池中的海水排至约30-50cm水深,利用黑布将鱼苗趋光至育苗池一角,然后利用水桶将集群的大黄鱼鱼苗逐步捞出,人工或经配备增氧设备的拖拉机搬运到活水船中,由活水船运至海上渔排附近,再将其搬至网箱中暂养。此种方法易受潮水限制,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往往转移一口育苗池的鱼苗需要近十个人一同操作,且耗时长达约1个小时。此外,大黄鱼属于抗应激能力很弱的鱼类,如此操作需经过捞苗、装苗、挑苗、上船倒苗、下船等多个环节,大黄鱼鱼苗受到刺激,体表分泌出大量黏液,水中的溶氧往往非常匮乏;且为冲开黏液,需从高处将鱼苗倒入活水船舱或渔排网箱。加之室内育苗池与活水船尚有较长一段距离,将大量鱼苗置于一个小小的水桶中,许多鱼苗因此而发生缺氧死亡,影响了成活率,更重要的是搬运到渔排的大黄鱼鱼苗易出现较大比例的死亡和畸形。最后,育苗池尚存较多鱼苗因无法正常集群未能被捞取,也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方法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黄鱼鱼苗快速转移的方法。旨在降低劳动强度和苗种的畸形率,减少出苗时间和人工搬运成本,提高出苗的苗种成活率。
为了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一种大黄鱼鱼苗快速转移的方法。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
(1)运输工具准备:将活水船装苗舱装满海水,保持充气状态;
(2)苗种集中:育苗池排水至水深为30-50cm,停止充气,利用手电对准育苗池排水端和用黑布遮盖育苗其他部分,使大黄鱼鱼苗集中在有光照的育苗池的排水端的较小角落中;
(3)虹吸出苗:采用直径大小合适的虹吸管从育苗池的排水端利用高度差将苗种虹吸至活水船装苗舱的水体中,同时在育苗池进水端采用流水方式,保持育苗池水位不变,直至鱼苗较难集群。
所述虹吸管采用直径为50~75mm的透明聚乙烯管,内壁光滑,其长度大于育苗池至活水船的距离。
所述育苗池与活水船高度差为2-10m。所述大黄鱼鱼苗为40-50日龄规格为2.5-4.0cm的鱼苗,苗体健壮。
与现有的出苗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效果:
1、节省人力和降低劳动强度:出苗不需要大量人力去搬运鱼苗下到活水船中,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出苗一口池子只需5个人同时操作即可,而现有技术在同样条件下则需要10个人。
2、出苗时间短:一般一口池子只需10-15min即可将99%以上的鱼苗虹吸至活水船中,而现有技术则需要近1个小时。
3、出苗成活率高:相对现有技术采用桶高密度搬运,鱼苗互相挤压,分泌大量粘液,本发明虹吸管中有较充足的水和氧气,大黄鱼鱼苗分泌的黏液被大量稀释,甚至可忽略不计,防止了鱼苗的缺氧死亡。
4、降低鱼苗的畸形率:减少了人工搬运环节,减少了鱼苗的应激性,因而其应激性较少,降低了鱼苗的畸形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实验基础条件:(1)同批的两口育苗池,每口规格8m×4m×1.6m,存苗量约150万尾,苗种45日龄规格全长平均3.4cm。(2)本发明由5人共同操作,而现有技术的出苗方法由10人共同操作。
本发明实验步骤如下:
(1)运输工具准备:将活水船装苗舱装满海水,保持充气状态;
(2)苗种集中:育苗池排水至水深为30cm,停止充气,利用手电对准育苗池排水端和用黑布遮盖育苗其他部分,使大黄鱼鱼苗集中在有光照的育苗池的排水端的较小角落中;
(3)虹吸出苗:采用直径60mm且内壁光滑的虹吸管从育苗池的排水端将苗种虹吸至活水船装苗舱的水体中(育苗池与活水船高度差3.5m),同时在育苗池进水端采用流水方式,保持育苗池水位不变;当育苗池内所剩的鱼苗无法较好集群被虹吸至活水船上,计算剩余鱼苗数量和所用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未经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35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