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窑炉的废气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2945.5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6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蒋佾;盛永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信立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C02F1/52;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废气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产品烧成窑炉的环保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窑炉的废气处理装置,用于对电子窑炉产生的废气处理,藉以使外排的气体满足环保要求。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如并不限于例举的铁氧体、陶瓷滤波器和陶瓷热敏电阻器等等,这些电子元器件的生产工艺大体为:粉料制作(配料)、混料、压制和烧成。为了使粉料压制成型为坯体,在混料时将通称聚乙烯醇的PVAI(英文全称:Polyvinyl Alcohol)或PVA(英文为:Poly-Vinyl Alcohol)等有机胶体加入到粉料中,成型后又需要将这些胶体经加热(在烧结阶段)排出,而胶体排出后易对大气造成污染,因为胶体中富含有苯和甲苯等成份,除了对大气产生污染外,当沉积于土壤和水域中,还会对植物和水系造成影响,进而损及人类的健康。又,大部分电子产品在烧结中还会产生酸性气体,若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严重污染。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环境保护部门对生产厂商环境监测的日益严苛,决不允许将电子窑炉废气直排外界,即必须达标排放。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697476Y公开有“电子窑炉废气燃烧装置”,该专利方案能使电子窑炉产生的胶体废气达标排放,并且还可将在处理(燃烧)胶体废气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回用于电子窑炉。但是该方案存在有以下缺憾:一是由于体积庞大至犹如一台附属的窑炉,当其伴随于电子窑炉安装于使用现场时,占用的空间较大,难以适应实际场所要求;二是结构复杂,管路冗长,难以对管路疏通,因为胶体凝结后极易堵塞管路,若不能及时而方便地清除,则会影响使用乃至无法使用;三是使用成本大,尽管该专利方案能将胶体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回用于电子窑炉而节约能源,但是综合经济成本并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也就是说,为使余热利用而花费的成本远远大于余热利用所产生的效益,即得不偿失。
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1794717B推荐的“电子窑炉废气处理装置”相对于前述的CN2697476Y而言具有结构显著简单、体积小而藉以节约使用场所占地面积以及废气处理效果好和处理成本低并且能使处理后的废气达标排放。但是,由于该专利对出自窑炉的废烟气同样是经燃烧回收热能,因而依然存在前一专利的欠缺,仅仅是欠缺的程度不同。尤其是上述两项专利仅仅是将废烟气循环回用,但均不足以使燃烧后最终向外界排放的烟气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具体表现为烟气浓度大并且夹杂有烟尘。
又,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2061524U提供有“用于高纯二氧化钛生产的窑炉废气处理装置”,其是将出自窑炉的烟气通过烟道引入到烟气吸收池中,而后由配接在烟气吸收池上的烟囱将出自烟气吸收池中的并且对酸度稀释后的烟气外排。该专利方案结构简单系其长处,但是对烟气的净化效果差系其缺憾,因为进入到烟气吸收池内的烟气中的酸性物质不足以理想地被烟气吸收池内的碱液(NaOH溶液)理想地溶解即中和。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所存在的欠缺,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将出自窑炉的废烟气中的烟尘颗粒以及有机胶气和酸性气体有效去除而藉以体现对环境的友好、有利于将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收集而藉以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和有益于保障废烟气与处理介质良好接触而藉以增进净化效果和有便于体现结构简练而藉以方便操作的电子窑炉的废气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电子窑炉的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一净化塔,在该净化塔的塔腔内并且位于塔腔的下方设有一介质堆置板,在该介质堆置板上以密布状态开设有烟气通孔,并且藉由该介质堆置板将所述塔腔分隔为上部的净化腔和下部的处理液腔;一烟囱,该烟囱固定在所述净化塔的顶部,并且与所述的净化腔相通;一用于将出自窑炉的废烟气引出窑炉的废烟气引出机构,该废烟气引出机构与窑炉连接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净化塔的处理液腔的位置与净化塔连接,其中:在窑炉与废烟气引出机构之间设置有一旋风分离器;一加药池,该加药池与所述的处理液腔管路连接并且还与处理液腔相通;一沉淀池和一配有搅拌机构的搅拌池,沉淀池伴随于所述的净化塔而设置于地坪上,搅拌池与沉淀池管路连接,并且还与所述的处理液腔相通;一喷淋机构,该喷淋机构对应于所述净化腔的上部并且还与所述处理液腔的下部相通,其中,在所述的介质堆置板上堆置有处理介质,而在处理液腔的腔壁上延接有一用于向处理液腔内补水的进水管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信立磁业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信立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29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