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部硬脑膜穿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2811.3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1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杨上川;吴晶;胡英周;马原野;胡新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29/00;A61D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科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3111 | 代理人: | 李行健 |
地址: | 6500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部硬 脑膜 穿孔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生命科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对动物或人进行深部硬脑膜穿孔的装置。
背景技术
动物和人在脑干等部位的表面覆盖有韧性很强的硬脑膜。深部硬脑膜穿孔是动物学在研究深部脑区(如上丘、下丘以及小脑)的功能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生物学研究中,采用单位放电技术记录这些脑区活动或用微透析方法采样时,由于记录电极较细长和微透析采样探针尖端透析膜强度很低,在遇到硬脑膜阻挡时会发生弯折或损坏,因此在插入记录电极和微透析采样探针前,首先需要将硬脑膜刺穿造孔。目前是采用常规穿刺针来刺穿硬脑膜,由于插入深度难以掌握等原因,不可避免地会对硬脑膜下脑组织造成较大的损伤,导致损伤部位的细胞无法进行记录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深部硬脑膜穿孔装置,实现既能将硬脑膜刺穿,又不会因穿孔操作对硬脑膜下脑组织造成损伤,或者能最大程度地减小穿孔操作对硬脑膜下脑组织造成的损伤。
本发明装置的结构是:
包括有一根导管,以及能插入导管内并贴着导管内壁周边滑动的如下组件:一根探针、一根穿孔针、两根或两根以上的扩孔针;
探针针头端为球冠状或椭球冠状,穿孔针和各扩孔针的针头端为带刃口的三棱或四棱状;
穿孔针针头端的尖锐度和刃口长度最大,各扩孔针针头端的尖锐度和刃口长度依次减小;
探针、穿孔针和各扩孔针的一端均带不能进入导管内的限位头;
探针、穿孔针和各扩孔针探针不含限位头的部分均比导管长。
本发明装置的材质可以是制造医疗器械用的高强度不锈钢、钛合金等;限位头可以为圆柱状,棱柱状,长方体状等。
本发明装置优化的结构特征是:
穿孔针和各扩孔针针头端是带刃口的三棱状。
探针不含限位头的部分比导管长1~1.5毫米。
穿孔针不含限位头的部分比导管长1.1~1.5毫米,刃口长2~5毫米。
各扩孔针不含限位头的部分比导管长1.1~1.5毫米。
本发明装置进一步优化的结构是:扩孔针为两根,限位头为圆柱状。
本发明装置的工作原理:导管起引导作用,用于引导穿孔针和扩孔针插入脑内预定位置。探针尖端为钝圆形,既可用于导管插入脑内时堵塞导管,以减少对导管通过路径上的脑组织的损伤,又可用于探测脑膜的存在和位置。穿孔针尖端所带的锐利刃口最长,用于刺穿脑膜;第一根扩孔针尖端带比穿孔针刃口短一些的锐利刃口,第二根扩孔针尖端带更短一些的锐利刃口,依此类推,各扩孔针用于扩大穿孔针刺穿的脑膜孔洞。探针、穿孔针和各扩孔所带的限位头能控制插入深度。
本发明装置的使用:首先在颅骨定位点钻孔,钻通颅骨,将插有探针的导管经颅骨孔洞推进至导管前端到达硬脑膜上表面。当导管内的探针接触到硬脑膜时,探针会被硬脑膜顶起,此时用医用牙托水泥固定导管。待导管固定牢固后,将探针拔出,接着在导管内插入刃口最长的那根穿孔针,待穿孔针尖端接近硬脑膜时,用弹簧锤锤击穿孔针所带限位头的尾部,穿孔针尖端便迅速穿透硬脑膜而不发生脑组织凹陷形变。然后将该穿孔针拔出,按针头端尖锐度和刃口长度降低的顺序,依次将各扩孔针插入和拔出导管,每插入一根扩孔针就用弹簧锤锤击该扩孔针所带限位头的尾部,以逐次扩大硬脑膜孔洞。
本发明装置的优点:不仅可以快速穿透深部脑膜,而且对脑膜下脑组织的损伤极小,此外操作简单,体积小,重量轻。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导管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探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穿孔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第一扩孔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第二扩孔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见图1~5。该产品用于对深度>25mm的猕猴上丘表面硬的脑膜进行穿刺,使用效果很好。
扩孔针为两根。导管1由不锈钢制成。探针2、穿孔针3、第一扩孔针4和第二扩孔针5也由不锈钢制成,它们的针头端均为带刃口的三棱状,它们的另一端均带圆柱体状限位头。
导管1的长度为31毫米,内径为0.59毫米。探针2不含限位头部分的长度为32.5毫米,6为其限位头。穿孔针3不含限位头部分的长度为32.5毫米,刃口长3.5毫米,7为其限位头。第一扩孔针4不含限位头部分的长度为32.2毫米,刃口长0.5毫米,8为其限位头。第二扩孔针5不含限位头部分的长度为32.2毫米,刃口长0.3毫米,9为其限位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28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