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聚氯乙烯线槽的加工改性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2712.5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4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邓丽;邓军;邓忠权;陈绪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众联塑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23/08;C08K13/02;C08K3/26;C08K3/2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 |
地址: | 43003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聚氯乙烯 加工 改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塑料的加工改性剂,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聚氯乙烯线槽的加工改性剂。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传统的用于聚氯乙烯线槽的加工改性剂因使用辅料及配比不合理,生产出来的聚氯乙烯线槽脆性较大,强度较低,而且成本较高,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限制其在市场上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聚氯乙烯线槽的加工改性剂,用以提高聚氯乙烯线槽的韧性和强度,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称的用于聚氯乙烯线槽的加工改性剂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本发明所述的加工改性剂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稳定剂3~5;重钙35~45;橡塑改性剂1.5~3;钛白粉1~2;增白剂0.01~0.03;纯青0.01~0.015。
所述的加工改性剂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稳定剂4;重钙40;橡塑改性剂2;钛白粉1.5;增白剂0.02;纯青0.012。
所述的橡塑改性剂是由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铝酸脂偶联剂复合而成,其配比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铝酸脂偶联剂=1.5~2.5∶0.05~0.1。
所述的橡塑改性剂的配比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铝酸脂偶联剂=2∶0.08。
本发明所称的用于聚氯乙烯线槽的加工改性剂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用于聚氯乙烯线槽的加工改性剂可以提高产品的韧性和强度,提升产品的质量,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可以广泛用于聚氯乙烯线槽的加工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的加工改性剂按下列工艺程序制配:
一、制取所述加工改性剂各组分及重量份的配制
1、橡塑改性剂的配制:
按所述的橡塑改性剂配比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1.5,铝酸脂偶联剂0.05,一起置入搅拌器内,在常温条件下搅拌,搅拌均匀后即可出料、备用。
2、所述的各组分及重量份的配制:
稳定剂3;重钙35;橡塑改性剂1.5;钛白粉1;增白剂0.01;纯青0.01,备用。
二.所述的加工改性剂的配制:
1、混料:将上述配制好的各组分重量份混合,一起投入混合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加温至135℃~140℃即可停止加温,备用;
2、卸料包装:将上述加工好的混料冷却至常温后即可卸料包装,即成品——所述的加工改性剂包装。
三、聚氯乙烯线槽的原料制备
首先取100份聚氯乙烯投入混合机内,再取上述制备好的加工改性剂4~8份加入混合机内,混匀即可上机造粒,成为所需的聚氯乙烯线槽原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一、加工改性剂各组分(即助剂)及重量份的配制:
1、助剂橡塑改性剂配制:
按所述的橡塑改性剂配比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铝酸脂偶联剂0.08,一起置入搅拌器内,在常温条件下搅拌,搅拌均匀后即可出料、备用。
2、所述的各组分及重量份的配制:
稳定剂4;重钙40;橡塑改性剂2;钛白粉1.5;增白剂0.02;纯青0.012,备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一、加工改性剂各组分(即助剂)及重量份的配制:
1、助剂橡塑改性剂配制:
按所述的橡塑改性剂配比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5,铝酸脂偶联剂0.1,一起置入搅拌器内,在常温条件下搅拌,搅拌均匀后即可出料、备用。
2、所述的各组分及重量份的配制:
稳定剂5;重钙45;橡塑改性剂3;钛白粉2;增白剂0.03;纯青0.015,备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众联塑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众联塑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27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