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堵管选择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2020.0 | 申请日: | 2012-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6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杨锋平;罗金恒;赵新伟;张广利;苗健;刘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8F27/00 | 分类号: | F28F27/00;G01M3/28;G01N27/9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壳 换热器 选择 方法 | ||
1.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堵管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换热器检修时,首先通过换热器水压试验方法选出已经泄漏的换热管,再通过无损检测技术和完整性评价技术查找出下个运行周期内可能发生泄漏的换热管,所述已经泄漏的换热管和所述下个运行周期内可能发生泄漏的换热管之和即为本次检修时需要堵住的换热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堵管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查找下个运行周期内可能发生泄漏的换热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换热器本次检修时,首先通过无损检测技术查找出含缺陷换热管的当前缺陷尺寸,然后通过完整性评价技术得到换热管当前最大允许缺陷尺寸,若所述当前缺陷尺寸小于所述当前最大允许缺陷尺寸,则不需堵管,反之,则需要堵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堵管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当前最大允许缺陷尺寸=换热管临界失效缺陷尺寸-下个运行周期内缺陷增长量-无损检测不确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堵管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水压试验方法包括换热器抽芯、清洗、换垫和试压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堵管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损检测技术为涡流检测技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堵管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本次检修时,通过换热器水压试验方法选出已经泄漏的换热管;
步骤二:利用无损检测技术,针对未泄漏的换热管找出含缺陷的换热管,并确定每个缺陷的当前缺陷尺寸S,以及确定无损检测技术的不确定度Sunct;
步骤三:根据完整性评价技术中的剩余寿命评估技术,确定本次检修到下次检修之间的时间差内缺陷的增长尺寸ΔS;
步骤四:根据完整性评价技术中的剩余强度评价技术,结合换热管的规格、设计工况和材料性能,计算在设计工况下不至于出现泄漏或破裂的临界失效缺陷尺寸Scrit;
步骤五:计算本次检修时当前最大允许缺陷尺寸Sallw;
步骤六:确定是否将含缺陷换热管堵上,将无损检测所得的换热管当前缺陷尺寸S与当前最大允许缺陷尺寸Sallw作比较,若所述当前缺陷尺寸S小于所述当前最大允许缺陷尺寸Sallw,则缺陷可以接受,在本次检修时不用堵管;否则,需要堵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堵管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存在上次检修无损检测记录时,所述步骤三中缺陷增长尺寸ΔS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T本次-上次为本次检修和上次检修之间的时间差;T下次-本次为下次检修和本次检修之间的时间差;S为本次检修时的缺陷尺寸;S上次为上次检修时的缺陷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堵管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不存在上次无损检测数据时,所述步骤三中缺陷增长尺寸ΔS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T下次-本次为下次检修和本次检修之间的时间差;T为换热管服役时间;S为当前缺陷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202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方位导电海绵
- 下一篇:通信机柜散热新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