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纱式连接上下表层的经编间隔织物的形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1244.X | 申请日: | 2012-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1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周罗庆;贾燕青;周超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4B21/14 | 分类号: | D04B21/14;D02G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纱式 连接 上下 表层 间隔 织物 形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编间隔织物的形成方法,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压纱式连接上下表层的经编间隔织物的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经编间隔织物是在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生产的一种三维立体织物,是用前后针床共同编织而成的,是由上下表层和将两表层连接在一起的间隔纱线构成的中间层组合在一起的整体三层结构。其间隔中空结构使织物具备一些独特的物理机械性能及其隔音防震、阻热保温、轻质高弹等功能性能,在产业用织物及纺织复合材料领域应该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目前经编间隔织物的中间间隔纱线与上下表层的联系形式为添纱结构形式,即中间间隔纱线与上表层或下表层的纱线并合垫喂在前针床或后针床的织针上一起成圈形成的。这种添纱结构为成圈形式,它就限制了所能使用的原料的种类,尤其是中间间隔纱线的原料种类,一般都是采用合成纤维的居多,例如涤纶、锦纶、丙纶等,而且为使中间间隔层撑开上下表层,通常使用合成纤维单丝的原料结构形式,因为如果使用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将在成圈过程中被织针拉断。
经编间隔织物如果想要在产业织物及纺织复合材料领域发挥作用,就必须采用高性能纤维,例如碳纤维、玻璃纤维等,以提高产品的性能;经编间隔织物在作复合材料增强体用时,中间的间隔层就必须在与树脂进行复合成型时能够自动撑开,使成型后的材料成为具有撑开高度的三维结构形式,这就要求最好是采用无捻复丝的结构形式,例如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因为该类原料在浸渍树脂后能够自动挺直,具有撑开间隔高度的作用。
以上所述的就在织物形成的方法上提出了特别的要求:经编间隔织物的中间层纱线既要使用玻璃纤维或碳纤维这类易脆断的纤维,又不能在编织过程中产生断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压纱式连接上下表层的经编间隔织物的形成方法,以便将玻璃纤维碳纤维易脆断的原料用于间隔织物的中间的间隔层纱线。
本发明是一种压纱式连接上下表层的经编间隔织物的形成方法,在纱线相互间的组成结构上是将位于经编间隔织物中间的连接纱线3以压纱组织结构方式集挂在上表面层1的延展线11、12和下表面层2的延展线21、22之上形成的;上表面层1和下表面层2可以各为两梳织物结构,也可各为单梳织物结构;当上表面层1和下表面层2各为两梳织物结构时,两梳织物结构的上表面层1和下表面层2可为编链、经平、经绒、经斜或经缎的任意方式的组合;当上表面层1和下表面层2各为单梳织物结构时,其上表面层1和下表面层2可为经平、经绒、经斜或经缎的任意一种;位于经编间隔织物中间的连接纱线3可以是由两梳来形成的,也可以是由单梳来形成;上表面层1和下表面层2可为平布结构形式,也可为网眼结构形式。
本发明压纱式连接上下表层的经编间隔织物的形成方法的优点在于:
(1)采用了压纱式连接上下表层的形成方法,将经编间隔织物传统的成圈式连接改为压纱式后,连接纱线承受不到织针下降弯纱成圈时拉刮作用力,所以可以使用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容易拉断的纤维来作为经编间隔织物的中间的连接纱线,这拓展了本发明方法所形成的织物的最终用途,尤其可以用作产业用织物。
(2)采用了压纱式连接上下表层的形成方法,就可以使用无捻粗纱来作为中间的连接纱线,而无捻粗纱在浸渍树脂后,能够使纱线挺直,这有助于将经编间隔织物作为中空结构的复合材料板材的增强体,因为在浸渍树脂后,经编间隔织物增强体的中间的无捻粗纱将自动挺出间隔高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纱式连接下表层的压纱组织结构连接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纱式连接上下表层的经编间隔织物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纱式的压纱式连接上下表层的经编间隔织物的形成方法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穿纱和压纱板配置状态示意图。
图中:111.上表面层 222.下表面层 3.连接纱线
1.上表面层的经纱 2.下表面层的经纱
11、12.上表面层的延展线 21、22.下表面层的延展线
4.穿入上表面层的经纱1的导纱针 5.穿入下表面层的经纱2的导纱针
6.穿入中间的连接纱线3的导纱针 7.前压纱板 8.后压纱板
9.前针床织针 10.后针床织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12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通过手机遥控的电视机
- 下一篇:机械式减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