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纤维增强浇注料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0617.1 | 申请日: | 2012-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7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裴英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裴英翔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C04B14/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王道川;赵慧 |
地址: | 10110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增强 浇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火材料,特别涉及一种钢纤维增强浇注料。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型燃煤锅炉的前后拱的使用寿命均不长,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锅炉内的浇注料早期强度低,另一方面是由于锅炉在短时间内温差变化大,如:升温过程、降温过程或出现问题需要紧急停炉再重启过程等,在这个过程中都会使炉内产生负荷、压强以及温度变化,这都会产生热冲击和热应力破坏锅炉前后拱内的浇注料。这两方面原因使锅炉的前后拱内的浇注料脱落和裂缝,以致影响大型燃煤锅炉的正常使用,缩短了锅炉的使用寿命。在现有技术中的浇注料其耐磨性和耐高温性均不高,很难延长锅炉前后拱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早期强度,并且中温强度和高温强度高的钢纤维增强浇注料,以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钢纤维增强浇注料,颗粒度为8mm<d≤15mm的高铝骨料质量分数为5-14%,颗粒度为5mm<d≤8mm的高铝骨料质量分数为12-17%,颗粒度为3mm<d≤5mm的高铝骨料质量分数为18-23%,颗粒度为1mm<d≤3mm的高铝骨料质量分数为18-24%,高铝细粉的质量分数为11-16%,低温烧结剂的质量分数为1-3%,增强剂的质量分数为1-3%,硅微粉的质量分数为1-3%,钢纤维的质量分数为0.05-2%,铝酸盐水泥的质量分数为12-17%,减水剂的质量分数为0.02-0.2%,余量为杂质。
上述钢纤维增强浇注料,颗粒度为8mm<d≤15mm的高铝骨料质量分数为8%,颗粒度为5mm<d≤8mm的高铝骨料质量分数为15.15%,颗粒度为3mm<d≤5mm的高铝骨料质量分数为21%,颗粒度为1mm<d≤3mm的高铝骨料质量分数为21%,高铝细粉的质量分数为14%,低温烧结剂的质量分数为2%,增强剂的质量分数为2%,硅微粉的质量分数为2%,钢纤维的质量分数为0.7%,铝酸盐水泥的质量分数为14%,减水剂的质量分数为0.15%。
上述钢纤维增强浇注料,所述钢纤维为446#。
上述钢纤维增强浇注料,所述减水剂为三聚磷酸钠。
上述钢纤维增强浇注料,所述低温烧结剂为白泥。
上述钢纤维增强浇注料,所述增强剂为偏高岭土。
上述的钢纤维增强浇注料,所述高铝细粉的颗粒度为200目。
上述的钢纤维增强浇注料,所述白泥中Si的含量以SiO2计算的质量分数为45-65%,Al的含量以Al2O3计算的质量分数为30-53%。
上述的钢纤维增强浇注料,所述偏高岭土是以高岭土为原料,经720-800℃煅烧10-12小时形成。
上述的钢纤维增强浇注料,所述偏高岭土中Si的含量以SiO2计算的质量分数为40-62%,Al的含量以Al2O3计算的质量分数为28-5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钢纤维增强浇注料,分别提高中温和高温时的强度来解决大型燃煤锅炉浇注料的脱落和裂缝问题,改进了现有的钢纤维增强浇注料成分,并在其中加入白泥和偏高岭土并合理配置铝酸盐水泥的比重,白泥作为低温烧结剂;偏高岭土作为增强剂具有填充效应及火山灰特性,能够减小自收缩对浇注料的影响,减少浇注料的脱落和裂缝现象,并提高浇注料的力学性能,尤其是早期强度;减少铝酸盐水泥的比重,以提高高温强度;选用钢纤维446#具有良好的高温强度和高温耐腐蚀性,本发明在抗折强度、耐压强度和耐磨性等方面优于其它现有的浇注料,并延长了锅炉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各原料配比如下:颗粒度为8mm<d≤15mm的高铝骨料质量分数为8%,颗粒度为5mm<d≤8mm的高铝骨料质量分数为15.15%,颗粒度为3mm<d≤5mm的高铝骨料质量分数为21%,颗粒度为1mm<d≤3mm的高铝骨料质量分数为21%,颗粒度为200目的高铝细粉的质量分数为14%,白泥的质量分数为2%,偏高岭土的质量分数为2%,硅微粉的质量分数为2%,钢纤维446#的质量分数为0.7%,铝酸盐水泥的质量分数为14%,三聚磷酸钠的质量分数为0.15%。将上述原料加水搅拌制成钢纤维增强浇注料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裴英翔,未经裴英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06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饭锅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实时传输高分辨率多视点立体视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