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挖灌注桩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0428.4 | 申请日: | 2012-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5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炳信;陈铿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金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鸿荣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维邦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69 | 代理人: | 黄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注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挖灌注桩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旋挖灌注桩指由旋挖钻机施工的桩型,工程上简称旋挖桩。
近几年来,随着旋挖桩的出现,桩基础施工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工程桩成桩速度、质量以及安全性能得到了提高和保障。然而,目前,旋挖桩成桩依然采用传统的泥浆护壁法,采用此方法进行旋挖桩成桩,容易出现坍孔、颈缩等质量通病,泥浆护壁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且终孔清孔质量较低、时间较长,同时还存在泥浆在桩周边形成泥皮导致桩侧摩擦力减弱从而降低灌注桩承载力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解决旋挖灌注桩施工方法,成桩速度快、质量高,对周围环境影响小,有效解决泥浆护壁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以及终孔清碴速度慢、泥皮影响工程桩承载力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旋挖灌注桩施工方法,包括:对施工段内进行施工放样,定出旋挖灌注桩施工位;将套管就位对中所述旋挖灌注桩施工位;向所述旋挖灌注桩施工位压入所述套管并对所述套管所在位置进行套管内旋挖取土,直至旋挖灌注桩设计深度,形成旋挖灌注桩孔;向所述旋挖灌注桩孔中安放钢筋笼;采用砼灌注导管向安放有所述钢筋笼的所述旋挖灌注桩孔内灌注砼,最终形成所述旋挖灌注桩。
进一步地,形成旋挖灌注桩孔具体包括:采用旋挖钻机向所述旋挖灌注桩施工位压入第一节所述套管;对所述套管所在位置进行套管内旋挖取土;逐节接驳、压入若干所述套管并取土,直至所述旋挖灌注桩设计深度,形成所述旋挖灌注桩孔。
进一步地,向所述旋挖灌注桩孔内灌注砼的方法具体包括:在所述旋挖灌注桩孔孔口安装砼灌注导管;通过所述导管向所述旋挖灌注桩孔内灌注砼,在灌注砼的同时向外拔出所述套管并逐节拆除,直至完成所述旋挖灌注桩孔内砼灌注。
进一步地,向所述旋挖灌注桩施工位压入所述套管时,所述套管管顶标高与地面标高之差为1.2 m ~1.5m。
进一步地,进行旋挖取土时,取土面标高与所述套管管底标高之差大于或等于2.5m;终孔时,所述旋挖灌注桩孔孔底标高与所述套管管底标高之差大于或等于1.0m。
进一步地,向外拔出所述套管时,砼底面标高与所述套管管底标高之差大于或等于2.5m。
进一步地,该方法应用于地下水位高地区、靠近填海地区、冲积三角洲地区或有淤泥或流砂地区深基坑的支护桩或工程桩施工。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用套管作为旋挖灌注桩成孔护壁,并利用旋挖机在套筒内取土成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能有效避免出现坍孔、颈缩等其他类型旋挖桩施工方法所常见的质量通病,且成桩速度快;
2、采用全套管灌注桩,操作安全可靠,且有效避免灌注桩在软弱土质层扩径的问题;
3、采用套管作为护壁,桩孔土方开挖量比传统其它类型灌注桩的土方开挖量更少,避免泥浆的产生,有效降低施工对周边土体及环境的影响,有效避免泥皮降低工程桩承载力;
4、充分利用套管形成桩外围护结构,形成桩孔干孔作业,终孔清碴速度快,清碴质量高,减少清碴质量造成对工程桩端承载力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旋挖灌注桩施工方法的主要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形成旋挖灌注桩孔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向所述旋挖灌注桩孔内灌注砼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旋挖灌注桩施工方法中压入套管作业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旋挖灌注桩施工方法中取土作业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旋挖灌注桩施工方法中逐节压入套管并取土作业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旋挖灌注桩施工方法中终孔作业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旋挖灌注桩施工方法中安放钢筋笼作业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旋挖灌注桩施工方法中灌注砼作业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旋挖灌注桩施工方法中成桩作业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旋挖灌注桩施工方法主要包括:
101,对施工段内进行施工放样,定出旋挖灌注桩施工位;
102,将套管1就位对中所述旋挖灌注桩施工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金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鸿荣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金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鸿荣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04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楼板模壳快拆装置及其快拆方法
- 下一篇:蛋白酶抑制剂、组合物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