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CFB锅炉飞灰含碳量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0055.0 | 申请日: | 201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7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吕海生;徐正泉;江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18 | 分类号: | F23C10/1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弋才富 |
地址: | 100098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cfb 锅炉 飞灰含碳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节能降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CFB锅炉飞灰含碳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耗和消耗量过快增长,使人们在可预见的未来,预感到了其储量的终结;使用化石燃料的燃煤发电机组占比70%以上,因此如何降低我国燃煤电站锅炉能耗成为了当今工作的重点。近年来由于国际能源价格暴涨,国内发电用煤价格涨幅也很高,发电企业严重亏损,节能降耗的意义日趋凸显。
相当数量的CFB锅炉存在飞灰含碳量高的问题,从电除尘器不同电场飞灰含碳量的分析来看,一电场飞灰含碳量明显低于下游电场,这主要是由于细颗粒飞灰通过炉膛速度更快,燃尽时间短。
我国CFB锅炉一般采用炉内燃烧调整的方法降低飞灰含碳量,往往降低幅度有限,调整后飞灰含碳量还有3-8%,对于难燃无烟煤飞灰含碳量甚至可以达到10-16%。
影响飞灰燃尽的因素有燃烧时间、燃烧温度和氧量水平,CFB锅炉燃烧调整特点及缺点如下:
1)燃烧时间:飞灰燃尽区间在炉膛的稀相区和分离器内,飞灰一次通过炉膛的时间仅为5秒左右,若被分离器捕捉循环燃烧,则燃烧时间增长,能被分离器捕捉的飞灰切割粒径一般为20-30微米,因此小于这一粒径的飞灰将一次通过炉膛。
通过调整入炉煤粒径来达到降低飞灰含碳量的目的效果不明显。
2)燃烧温度:未燃尽的飞灰可燃物所需的燃烧的温度一般为890℃以上,因此提高燃烧温度也是降低飞灰含碳量的方法。但炉膛温度不可无限地提高,提高后炉内脱硫效率降低,NOX排放量提高。
因此,炉膛温度受到燃烧和污染物排放的双重限制不可能提高太多。
3)氧量水平:炉膛内存在一个中心缺氧区,降低了飞灰与氧气接触燃烧的几率,因此可采用燃烧调整的方法降低缺氧区的范围。随着CFB锅炉大型化,炉膛深度提高,二次风的穿透能力也有限,必然存在中心缺氧区。
因此,通过燃烧调整的方法不可能完全消除炉膛中心缺氧区。
飞灰含碳量过高,锅炉燃烧效率下降,而且影响飞灰的综合利用,不仅影响CFB锅炉的运行经济性,还会带来粉煤灰难以利用带来的环境污染,对于难燃无烟煤更是如此。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CFB锅炉飞灰含碳量的方法,解决了电厂燃烧效率不高,因飞灰含碳量高而不能综合利用,进而带来环境污染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降低CFB锅炉飞灰含碳量的方法,在旋风分离器9的进口烟道3内设置飞灰凝并器2,所述飞灰凝并器2包括多个与烟气流向垂直且等间隔分布的气流分隔板4,相邻的气流分隔板4之间形成烟气通道5,每个烟气通道5内设置有与烟气流向垂直的电极6,将电极6通电使得相邻的烟气通道5内的电极6极性相反。
所述电极6的顶部设置顶部陶瓷隔离圈7,底部设置底部陶瓷隔离圈8。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将粒径小于10微米,甚至小于2.5微米的飞灰凝并成较大粒径的颗粒,从而被分离器捕捉循环再燃烧,循环灰的含碳量一般低于1%,因此,可以有效降低飞灰含碳量。同时,分离器进口水平烟道一般烟气流速为17m/s左右,电极和分隔板不需要振打就能自保持清洁,对于300MW CFB锅炉发电机组,凝并器只需要15KW的电力,为高频电源,引风机阻力增加不足100Pa,运行费用很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为烟气的流动方向。
图2为图1中A-A向视图,图中箭头为烟气的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为烟气的流动方向,本发明降低CFB锅炉飞灰含碳量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在旋风分离器9的进口烟道3内设置飞灰凝并器2,飞灰凝并器2包括多个与烟气流向垂直且等间隔分布的气流分隔板4,相邻的气流分隔板4之间形成烟气通道5,从炉膛1排出的烟气通过烟气通道5流经飞灰凝并器2。每个烟气通道5内设置有与烟气流向垂直的电极6,电极6的顶部设置顶部陶瓷隔离圈7,底部设置底部陶瓷隔离圈8。相邻的烟气通道5内的电极6极性相反,使得通过相邻烟气通道5的飞灰分别带正电荷和负电荷,从而在进入分离器前和分离器内凝并成较大的颗粒,较大的颗粒被分离器捕捉再循环燃烧,进而增加了其燃烧时间,从而达到降低飞灰含碳量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00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