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灯具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9510.X | 申请日: | 201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5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谢易助;任惠峯;廖哲新;庄家驿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4/08;F21V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深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灯具,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壳体总成可相对灯泡座体转动的灯具。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会利用台灯来补强室内光线较弱的区域。举例来说,书桌或是办公桌等光线较不足的区域,通过台灯的设置便有较明亮的工作环境,使用者即可在书桌或是办公桌上阅读或从事其他工作,而不必担心工作环境光线不足而导致视力退化。
上述的台灯具有一灯座座体、一灯壳以及一灯泡座体。在现有的一种组装台灯的方式中,是用手动的方式将灯泡座体与灯壳组装之后,再将灯泡座体旋入灯座座体中。然而,在将灯泡座体旋入灯座座体之后,台灯的出光面的角度不一定是使用者所需的照射角度,因此就必须重工,将灯泡座体从灯座座体上拆卸下来重新调整起始位置后再次进行组装,故对使用者而言在使用上不具使用便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灯具,其壳体总成可相对灯泡座体转动,以便于将出光面调整至使用者所需的照射角度。
本发明提出一种灯具,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以及一灯泡座体。第二壳体包括一第一侧壁以及一第二侧壁,其中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垂直连接,且第一侧壁具有一第一止挡部,第一止挡部沿着第一侧壁的一法线方向延伸而成。第二壳体可拆卸地与第一壳体组装在一起以形成一壳体总成,壳体总成具有一第一开口。灯泡座体嵌入在第一开口内,以与壳体总成组装在一起。灯泡座体具有一第二开口、多个卡勾及一第二止挡部,且这些卡勾沿着第二开口的一圆周方向设置在第二开口的一外侧壁上。第二止挡部设置于这些卡勾的其中之一,并位于灯泡座体与壳体总成相对转动时第一止挡部的转动路径上,用以限制壳体总成相对灯泡座体的转动角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止挡部为凸肋与挡点凸块的其中之一,而第二止挡部为凸肋与挡点凸块的其中另一。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灯具还包括一环形摩擦件,位于壳体总成及灯泡座体之间,且环形摩擦件的环形开口与第一开口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环形摩擦件的材质为热固性塑胶或是热塑性塑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侧壁具有一内表面,而第一止挡部突出于内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止挡部的两侧各具有一凹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侧壁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而环形摩擦件配置于第一表面,而这些卡勾勾合于第二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凹口,第一凹口位于第一壳体的边缘并罩覆于第一开口的局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二凹口,第二凹口位于第二壳体的边缘,且与第一凹口相对应,且第二凹口与第一凹口共构第一开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开口设置于第二壳体的第二侧壁,而第一壳体的第一凹口罩覆于第一开口的局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灯泡座体包括一主体以及一座体。主体具有一凹槽。座体可拆卸地组装于主体的凹槽,并适于嵌入第一开口中,其中第二开口、这些卡勾及第二止挡部设置于座体。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灯具中,由于灯泡座体与壳体总成是互相套设的关系,所以可以达到灯泡座体与壳体总成相对转动的效果。当灯泡座体旋入灯具的灯具座体中而壳体总成的出光面并未如使用者的预期时,使用者只须使壳体总成相对于灯泡座体转动,便可以调整壳体总成的出光面相对于使用者的角度。再者,在壳体总成及灯泡座体分别设置止挡部,因此可进一步地限制灯泡座体与壳体总成之间的相对转动的角度,同时限制灯具的出光面对于使用者的角度是微幅调整。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灯具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灯泡座体与第一止挡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灯泡座体与第一止挡部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的灯具的局部爆炸图;
图5为图1的壳体总成与环形摩擦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1的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的爆炸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壳体总成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灯具; 110、210:第一壳体;
112、212:第一凹口; 120、220:第二壳体;
222:第二凹口; 122:第一侧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95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