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稻米加工用水冷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9229.6 | 申请日: | 201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7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程如迎;张长科;岳钰翔;刘朝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沂市湖滨米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B7/00 | 分类号: | B02B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4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稻米 工用 水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稻米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稻谷碾米后且抛光前的使稻米冷却降温的装置。
背景技术
稻谷经碾米后成为大米时,其米粒表面还带有少量糠粉,影响大米的外观品质、贮存性能和制成米饭的口感。大米抛光作业的目的就是为去除碾米后粘附在大米表面上少量糠粉,使米粒表面清洁光亮,提高成品大米质量和商品价值,有利于大米储藏。但是,在碾米工序中,其大米温度达到40℃左右,该温度的大米直接进入抛光工序会造成米温持续升高,米质变劣,且碎米率增高。为克服碾米后直接抛光带来的上述问题,目前已有采用冷风对碾后大米进行对流换热以降低大米温度的工艺方法,但是冷风降温会导致米粒裂纹,裂纹米在抛光中成为碎米,仍然存在米质降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稻米加工用水冷装置,该稻米加工用水冷装置有利于碾后大米抛光作业,达到提高抛光后米质质量、减少碎米的目的,又且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稻米加工用水冷装置,设有进料斗、出料斗和冷却筒,所述冷却筒内开设有若干相互平行且纵向的中空柱形的分料仓,所分料仓的上下端为开口,相邻分料仓之间由冷却筒的筒壁隔开,所述进料斗连接于所述冷却筒上端并与所述分料仓上端开口相通,所述出料斗连接于所述冷却筒下端并与所述分料仓下端开口相通,所述冷却筒的筒壁内设有冷却水通路,所述冷却水通路内流通冷却水,所述冷却水通路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冷却水通路通过进水口和出水口接入外部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将冷却水通入冷却筒内,并将与大米热交换后升温的冷却水排出,并通入低温的冷却水,以保持本发明的稻米加工用水冷装置的冷却筒内的冷却水为低温。
较佳的是,所述冷却筒的筒壁为空心筒壁,所述空心筒壁构成所述冷却水通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稻米加工用水冷装置,主要由进料斗、出料斗和冷却筒构成,冷却筒内设有冷却水通路和若干分料仓,所述冷却水通路内流通冷却水,冷却水通路包围分料仓,碾后升温的大米由本发明的进料斗进入本发明的冷却筒的分料仓内并与分料仓外围的冷却水通路内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降温,降温后的大米由本发明的出料斗卸料,可直接进入抛光工序,由于本发明实现了采用冷却水作为大米的降温介质,消除了现有技术采用冷风对流降温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因此有利于碾后大米抛光作业,达到提高抛光后米质质量以及减少碎米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熟悉此技艺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优点及功效。本发明也可以其它不同的方式予以实施,即,在不悖离本发明所揭示的范畴下,能予不同的修饰与改变。
一种稻米加工用水冷装置,设有进料斗1、出料斗2和冷却筒3,所述冷却筒3内开设有若干相互平行且纵向的中空柱形的分料仓31,所分料仓31的上下端为开口,相邻分料仓之间由冷却筒的筒壁隔开,所述进料斗1连接于所述冷却筒3上端并与所述分料仓31上端开口相通,所述出料斗2连接于所述冷却筒3下端并与所述分料仓31下端开口相通,所述冷却筒3的筒壁为空心筒壁,所述空心筒壁构成冷却水通路32,所述冷却水通路内流通冷却水,所述冷却水通路32具有进水口321和出水口322。所述冷却水通路通过进水口和出水口接入外部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将冷却水通入冷却筒内,并将与大米热交换后升温的冷却水排出,并通入低温的冷却水,以保持本发明的稻米加工用水冷装置的冷却筒内的冷却水为低温。
碾后升温的大米由本发明的进料斗进入本发明的冷却筒的分料仓内并与分料仓外围的冷却水通路内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降温,降温后的大米由本发明的出料斗卸料,可直接进入抛光工序,由于本发明实现了采用冷却水作为大米的降温介质,消除了现有技术采用冷风对流降温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因此有利于碾后大米抛光作业,达到提高抛光后米质质量以及减少碎米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沂市湖滨米业有限公司,未经新沂市湖滨米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92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注塑定位槽的轴承
- 下一篇:一种新型活动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