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生缓释肥高效增产施用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6964.1 | 申请日: | 2012-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2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郑亚萍;王才斌;孙学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21/00 | 分类号: | 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生 缓释肥 高效 增产 施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生缓释肥施用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缓释肥是一种新型肥料,在生产中应用面积逐渐增加。目前花生在施用缓释肥时,一般都是纯缓释肥,不惨混其它氮肥。
花生是豆科作物,始花前不仅幼苗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氮肥,而且根瘤的形成和固氮也需要一定氮素做“启动因子”,而单纯的缓释肥在生育前期不能为幼苗和根瘤提供氮素,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苗的健壮生长和根瘤菌的固氮作用,进而影响了花生整个生育期植株的健壮发育和根瘤固氮潜力,因而在多数情况下单纯施用缓释肥花生荚果增产并不显著。
不同土壤类型的肥力水平和供肥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一般说来,粘土地土壤肥力高,可为花生前期生长发育提供较多的氮素,因此,氮素匮缺较少;砂土地一般肥力较低,供氮能力较差,单纯靠土壤供氮难以满足花生前期对氮素的需求,氮素缺口较大;壤土的特点介于粘土和砂土之间。普通氮肥施用后见效快,可为花生生育前期提供氮源,对培育壮苗非常重要,而缓释肥的供肥时期主要在花生生育的中后期,对防止花生生育后期早衰,提高结果数和饱果率非常重要。所以,只有根据不同类型土壤特点,将缓释肥和普通氮肥进行优化混配,才能满足花生不同生育期对氮素的需求。而目前生产上缓释肥施用技术很难达到这一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类型土壤的肥力特点、供肥能力以及不同类型氮肥供肥特点,提供能够满足花生植株不同生育期对氮素需求及根瘤菌固氮对氮素要求的施肥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步骤:
施肥方法:
(1)确定土质;
(2)耕地前撒施缓释肥,然后耕翻20-25cm;
(3)起垄前撒施普通肥,然后起垄,将肥料包施在垄内。
所述的土质为粘土、壤土和砂土;
所述的缓释肥和普通肥撒施的量为(重量比):
粘土地:缓释氮肥占70~75%,普通氮肥占25~30%;
壤土地:缓释氮肥占55~60%,普通氮肥占40~45%;
砂土地:缓释氮肥占45~50%,普通氮肥占50~55%。
优选的,所述的缓释肥和普通肥撒施的量为(重量比):
粘土地:缓释氮肥占70%,普通氮肥占30%;
壤土地:缓释氮肥占55%,普通氮肥占45%;
砂土地:缓释氮肥占45%,普通氮肥占55%。
普通氮肥包施在垄内,主要供生育前期花生幼苗生长和根瘤固氮的需要,缓释肥全层施主要供花生生育中后期对氮肥的需要,这样满足了花生植株不同生育期对氮素的需求及根瘤菌固氮对氮素的要求。
本发明施肥的方法及肥料的配比较现有技术具有更好的效果。本发明比传统施纯普通氮肥单株结果数增加1.2-2.4个,饱果率和出米率分别提高1.6-7.3和1.3-3.1个百分点,荚果增产14.7-19.7%;比施纯缓释氮肥单株结果数增加0.5-1.6个,饱果率和出米率分别提高0.4-3.2和0.7-2.2个百分点,荚果增产8.7-11.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所用的花生品种从公开市场上购得(购自山东高远花生科技有限公司)。
实施例1
粘土地大花生大田试验
本发明,缓释氮肥占70%,普通氮肥占30%,缓释肥于耕地前撒施,然后耕翻20cm,普通氮肥于起垄前撒施,然后起垄,将肥料包施在垄内。(2)常规技术,2/3的普通氮肥(或缓释肥)于耕地前撒施,然后耕翻20cm,剩余1/3的普通氮肥(或缓释肥)于起垄前撒施,然后起垄,将肥料包施在垄内。品种花育22号。
表1结果表明,本发明比纯普通氮肥单株结果数增加1.2个,饱果率和出米率分别提高7.3和2.3个百分点,荚果增产17.6%。比纯缓释氮肥单株结果数增加0.5个,饱果率和出米率分别提高2.8和1.5个百分点,荚果增产8.7%。
表1 对花生主要农艺形状和产量的影响
实施例2
粘土地小花生大田试验
本发明,缓释氮肥占75%,普通氮肥占25%,缓释肥于耕地前撒施,然后耕翻22cm,普通氮肥于起垄前撒施,然后起垄,将肥料包施在垄内。(2)常规技术,2/3的普通氮肥(或缓释肥)于耕地前撒施,然后耕翻22cm,剩余1/3的普通氮肥(或缓释肥)于起垄前撒施,然后起垄,将肥料包施在垄内。品种花育20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未经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69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量转换装置
- 下一篇:DNA螺旋彩码防伪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