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块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6201.7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9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徐立成;钟海明;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民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是经卷绕方式来完成前期电芯的制做,这种工艺需采用大量的铜、铝箔及隔膜,占用大量的空间,电池物质的填充量受一定限制,从而无法提高电池容量。另外,现有的涂布工艺工序过多且流程过长,通常的流程时间在7-10天,加上需要大量设备及人员手工操作,一致性较差,影响生产效率,同时安全性能也无法保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须涂布和卷绕方式制作的模块电池,其工艺一致性好,电池物质填充量大,生产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块电池,包括多个电池单元,所述每个电池单元均包括正极块、负极块、隔膜、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耳与正极块一体成型,所述负极耳与负极块一体成型,所述隔膜置于正极块和负极块之间;所述各个电池单元的正极耳电连接,所述各个电池单元的负极耳电连接。
其中,所述正极耳为铝箔基体极耳,所述负极耳为铜箔基体极耳。
其中,所述各个电池单元的正极耳焊接,所述各个电池单元的负极耳焊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模块电池,首先将正负极浆料分别倒入各自的制作模具中,正极浆料经过一定温度烘烤后涂布再采用对辊或冲压形成正极块,负极浆料经过一定温度烘烤后再采用对辊或冲压形成负极块,正极块和负极块通过隔膜分离开,各个正极耳从各自的正极块中引出后电连接在一起形成模块电池的正极,各个负极耳从各自的负极块中引出后电连接在一起形成模块电池的负极。
本发明用制作正极块和负极块并用隔膜隔离的方式批量化生产电池单元,各个电池单元间用隔膜隔离后包在一起,并将电极连接后引出,涂布更便于提高产量效益更优,无须卷绕方式制作电芯,工艺一致性好,电池物质填充量大,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模块电池的结构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0、正极块 11、负极块
12、隔膜 13、正极耳
14、负极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模块电池,包括多个电池单元,每个电池单元均包括正极块10、负极块11、隔膜12、正极耳13和负极耳14,正极耳13与正极块10一体成型,负极耳14与负极块11一体成型,隔膜12置于正极块和负极块之间;各个电池单元的正极耳13电连接,各个电池单元的负极耳14电连接。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按照模块电池的容量,改变电池单元的数量,当然,也可以采用增加正极块和负极块所含的电池用浆料方式来增加模块电池的容量。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提供的模块电池,首先将正负极浆料分别倒入各自的制作模具中,正极浆料经过一定温度烘烤后再采用对辊或冲压形成正极块,负极浆料经过一定温度烘烤后涂布再采用对辊或冲压形成负极块,正极块和负极块通过隔膜分离开,各个正极耳从各自的正极块中引出后电连接在一起形成模块电池的正极,各个负极耳从各自的负极块中引出后电连接在一起形成模块电池的负极。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用制作正极块和负极块并用隔膜隔离的方式批量化生产电池单元,各个电池单元间用隔膜隔离后包在一起,并将电极连接后引出,涂布更便于提高产量效益更优,无须卷绕方式制作电芯,工艺一致性好,电池物质填充量大,生产效率高。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正极耳13为铝箔基体极耳,负极耳14为铜箔基体极耳。当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正极耳和负极耳的基体材质,只要是通过制作正极块和负极块并用隔膜隔离的方式批量化生产电池单元的实施方式,均属于对本发明的简单变形或者变换,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各个电池单元的正极耳13焊接,所述各个电池单元的负极耳14焊接。当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各个单元的电极引出方式,只要是通过制作正极块和负极块并用隔膜隔离的方式批量化生产电池单元的实施方式,均属于对本发明的简单变形或者变换,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通过技术改变,使整个锂离子二次电池制做工艺减少,取消卷绕工重大工艺、设备,生产周期缩短30-40%,,提高电池一致性;电池内部物质填充量增加,容量相应提高10-20%。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民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民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62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