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啶虫丙醚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5671.1 | 申请日: | 2012-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0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婷;王连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3/08 | 分类号: | A01N53/08;A01N43/40;A01P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啶虫丙醚 高效 氯氟氰菊酯 杀虫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效农药组合物,是一种包含啶虫丙醚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增效杀虫组合物以及将该增效杀虫组合物用于防治农业上的鳞翅目害虫的作用。
背景技术
我国农业上的鳞翅目害虫种类多,食性杂,寄主范围广,生活周期短,繁殖力极强,在温室条件下全年均可发生,世代重叠严重。一旦害虫数量呈爆发式增加,将对作物造成巨大危害,导致作物生长停滞,植株早衰,果实畸形,严重降低产品和品质。
目前在农业鳞翅目害虫防治中,由于害虫世代多、繁殖快,对杀虫剂易产生抗药性,一些原先防治效果很好的杀虫剂,经过多年的使用,杀虫效果明显降低,持效期短。即使一味的增加施药次数和使用量,也达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还增加了对人和环境的毒性污染。随着我国农产品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进口国对农产品出口的技术壁垒,在害虫的防治上更需要优质高效的农药并科学合理的使用,以减少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啶虫丙醚又名三氟甲吡醚,英文通用名称:pyridalyl,化学名称:2-{3-[2.3-二氯-4-(3,3-二氯-2-丙烯基氧基)苯氧基]丙氧基}-5-(三氟甲基)嘧啶,分子式:C32H14F3NO3,分子量:491.12,CAS NO.: 179101-81-6,外观:黄色液体,有香味,熔点(℃):227℃,蒸汽压:(20℃)6.24×10-8Pa,溶解度:(20℃)水0.15ppb,正辛醇、乙腈、二甲基甲酰胺、正己烷、二甲苯、氯仿、丙酮、乙醛为>1000g/L,甲醇>500g/L。三氟甲吡醚属于新型嘧啶类低毒杀虫剂,对鳞翅目害虫具有较强的杀虫效果,而且具有较强的耐雨性与卓越的持效性,对其他药剂产生抗性的鳞翅目害虫有优异的防效。
高效氯氟氰菊酯又名三氟氯氰菊酯,英文通用名称:lambda-cyhalothrin,化学名称:(S)α-氰基-3-苯氧基苄基(Z)-(1R,3R)-3-(2-氯-3,3,3-三氟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和(R)α-氰基-3-苯氧基苄基(Z)-(1R,3R)-3-(2-氯-3,3,3-三氟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分子式:C23H19ClF3NO3, 分子量:449.9,CAS NO.: 91465-08-6,外观:无色固体,熔点:49.2℃,蒸汽压:200nPa(20℃)、200μPa(60℃),溶解度(20℃,g/L):水中5×10-6(pH值6.5)、4×10-6(pH值5.0),在丙酮、甲醇、甲苯、正己烷、乙酸乙酯中>500,稳定性:对光稳定,在15℃~25℃条件下6个月以上稳定,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在碱性介质中水解。高效氯氟氰菊酯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通过抑制昆虫神经轴突部位的传导,对昆虫具有趋避、击倒及毒杀的作用,杀虫谱广,活性较高,药效迅速,喷洒后耐雨水冲刷,对刺吸式口器的害虫有很好的防效。
对于农业上易产生抗性的害虫,最有效的方法是开发与现有农药无交互抗性的新品种。但在现阶段,要研究开发出一种高效、低毒、低污染的新农药不仅成本高、时间长、而且难度很大。因此,从目前实际情况出发,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对具有增效作用的不同成分进行合理复配,以达到对农业害虫进行综合防治的目的。
啶虫丙醚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是作用机理完全不同的杀虫剂,二者复配所表现出的效果或活性水平超出各组分活性的叠加,具有预料不到的协同增效作用。啶虫丙醚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混配不但可以扩大杀虫谱,优势互补,同时也可以减缓抗药性的发生,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目前市场上有啶虫丙醚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农药产品,应用比较广,但至今尚未见两者的复配制剂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含啶虫丙醚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杀虫组合物,它具有优异的增效防治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用于防治农业上鳞翅目害虫的用途。
本发明的增效农药组合物含有增效有效量的上述活性成分组合,且活性成分之间的比例可以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其中,啶虫丙醚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基于活性组分的重量比为1:100~100:1,更优选为1:10~2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56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驱风机
- 下一篇:一种金针菇免套袋整床韭菜式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