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楼层混凝土预留洞口制作方法及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5665.6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7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强 |
主分类号: | E04G15/06 | 分类号: | E04G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6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层 混凝土 预留 洞口 制作方法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模具,特别涉及一种定位准确、可反复使用、操作便捷的楼层混凝土预留洞口制作方法及模具。
背景技术
公知的楼层混凝土预留洞口制作方法及模具,大多采用PVC管来做模板,用封口胶、钉子和铁丝来密封和固定模具。现有装置和方法存在不足,一是取模时需要剪掉铁丝、铁钉,击碎模板。模具的定位是由钉子和铁丝多个部件组合实现,定位容易偏移。二是模具的制作和取模操作繁锁、费工费力。三是模具材料在混凝土凝固后不能完好的取出而丢弃,仅一次性使用,不仅浪费材料,而且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准确、可反复使用、操作便捷的楼层混凝土预留洞口制作模具。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楼层混凝土预留洞口制作方法及模具,包括模具筒、盖板、支撑板和定位铁钉。所述模具筒由PE管或与PE材料相似的塑胶材料制成,管壁厚度为1-10 mm,模具筒沿竖直方向有一上下贯通切缝,切缝表面光滑。在模具筒体圆周断面上,切缝口内外壁切点连线与内壁切点直径延长线夹角为0-90度。所述盖板内沿直径比支撑板外沿直径约大,盖板和挡板上设有提梁。所述定位铁钉钉头带有螺帽,钉尖带有锥度棱角。
使用本装置时,可根据不同规格的洞口制作一套相应组件。先将铁钉穿过盖板和支撑板圆心,用盖板内沿和支撑板外沿撑起模具筒,再用铁钉将模具筒钉固在楼面模板上,便可进行混凝土浇铸。混凝土浇铸高度小于模筒高度。盖板除具有支撑作用外还可防止混凝土溅入模筒内。当混凝土达到强度后,便可拆模。拆模时先转动取出铁钉,然后提出盖板和档板,最后取出模具筒。
本装置模具筒采用了PE材料,在筒体管壁设有切缝。PE材料优良的韧性和强度,一方面保证了制模时由盖板内沿与档板外沿支撑的模具筒具有较高的强度、不需要另外支撑,操作方便。另一方面管壁切缝增加了切开端面的接触面积,模筒伸大缩小时,切开两端仍会紧紧贴合在一起,避免了混凝土从切口缝隙处流入。
使用本技术方案,制模简便,用一粒大铁钉就可实现对模具筒的准确定位,操作方便,相比现有技术省时省力。
同时本技术方案,取模便捷。取模时只需转动铁钉,铁钉下端的棱形角便可搅碎木板,扩大了钉孔,轻松取出铁钉;另一方面由于本装置盖板内沿直径比档板直径大这样模具筒内部就形成了一个锥度,可方便地提取出盖板和档板,也便于后期对混凝土洞口的密封;再者由于PE模筒具有向内收缩力而且表面光滑,取模时模具筒不会被混凝土粘牢。用钳子将模筒切口向圆筒内部牵引,筒体内裹,可轻松地将模具筒与混凝土拉离。
进一步,本装置取出的模具筒、盖板、支撑板、定位铁钉均完好无损,可反复使用,相比传统技术既节省了材料,又减少了残留物的丢弃,对环境保护起到了一定作用。
本装置结构简单、定位准确、操作便捷、可反复使用,既节约材料又节省工时,适合于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装置模具筒切缝示意图
图3是本装置钉尖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楼层混凝土预留洞口制作方法及模具,由模具筒1,盖板2及支撑板3、定位铁钉4构成。以制备最小直径为143 mm的混凝土孔洞为例。PE模具筒1,管壁厚度为5mm,高度150 mm,模具筒沿竖直方向贯通切缝,切缝表面光滑。切缝口内外壁切点连线与内壁切点11b直径延长线夹角为75度。盖板2内沿直径136 mm,支撑板外沿133 mm,盖板和挡板上设有提梁。定位铁钉钉头带有螺帽,钉长200mm,直径6mm,钉尖带有棱角。
使用时,先将铁钉穿过盖板和支撑板圆心,用盖板内沿和支撑板外沿撑起模具筒,再用铁钉将模具筒钉固在楼面模板上,便可进行混凝土浇铸。混凝土浇铸高度120 mm。盖板除具有支撑作用外还可防止混凝土溅入模筒内。当混凝土达到强度后,便可拆模。拆模时先转动取出铁钉,然后提出盖板和档板,最后取出模具筒。取出的模具筒、盖板、支撑板、定位铁钉重复使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强,未经吴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56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