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刚石微粉产品料自动收集和水循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4630.0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6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鲜;邓永兵;徐回忆;刘海洲;陈建华;马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方兴机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浩联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0 | 代理人: | 李荷香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刚石 产品 自动 收集 水循环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刚石微粉生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在金刚石微粉生产工程中从分选机排出的成品料的自动收集与水循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金刚石微粉是一种精细的超硬磨料(一般在60微米以下),通常是以人造金刚石单晶为原料,经过破碎、整形、分级、处理等程序制得。金刚石微粉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大到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小到家庭装修,都有它的应用痕迹。在现有的金刚石微粉生产工艺中,金刚石微粉经分选机分选后的成品料要进行沉降分离,进而实现成品和纯净水的分离。现有的该工艺的生产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人工操作生产,对生产工人的技术要求高,并且生产的效率低,产品的稳定性不好,产品的质量得不到本证;二是通过大型沉降分离设备分离,这种大型沉降分离设备分离在整个循环工程中需要传感检测和控制装置,功能不易实现,而且设备的成本昂贵,一些小型的生产企业负担不起,另外,这种大型沉降分离设备消耗的资源多,而且浪费的金刚石微粉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功能易于实现、资源消耗率低、能实现纯净水循环的金刚石微粉产品料自动收集和水循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金刚石微粉产品料自动收集和水循环装置,包括主沉降筒以及通过连接管与主沉降筒连接的辅沉降筒,所述的主沉降筒的中心设置有内置筒,内置筒沿轴向布置且其下端与主沉降筒的底面密封接触、上端与主沉降筒的顶面持平,内置筒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下部设置有排料口,主沉降筒的上部和辅沉降筒的上部均设置有连接管接口,主沉降筒和辅沉降筒之间的连接管的一端与主沉降筒上的连接管接口相连通、另一端穿过辅沉降筒上的连接管接口伸入到辅沉降筒的底部。
所述的辅沉降筒上的连接管接口为设置在辅沉降筒的上部相对的且在同一水平面的两个。
所述的辅沉降筒至少为两个,各辅沉降筒之间通过连接管彼此串联在一起,相邻的两个辅沉降筒之间的连接管的一端与前一个辅沉降筒上的连接管接口相连通、另一端穿过后一个辅沉降筒上的连接管接口伸入到该辅沉降筒的底部。
所述的金刚石微粉产品料自动收集和水循环装置的使用方法,其步骤如下:
步骤1:首先根据要进行产品料收集的混合料水确定要沉降的级数,根据沉降的级数确定要串联的辅沉降筒的个数;
步骤2:把步骤1确定的辅沉降筒依次串联在一起,然后把主沉降筒的进料连接管与分选机的排料管路相连,把最后一个辅沉降筒的出料管路与分选机的进水管路连接;
步骤3:分选机排料管排出的混合料水通过连接管经内置筒上部的进料口进入内置筒,混合料水在内置筒内缓冲和汽水分离,然后在内置筒下部的排料口排出进入主沉降筒,混合料水在主沉降筒内完成第一次沉降,第一次沉降后的混合料水从主沉降筒上部的连接管接口流出通过连接管进入第一辅沉降筒的底部,混合料水在第一辅沉降筒内完成第二次沉降,第二次沉降后的混合料水从第一辅沉降筒上部的连接管接口流出通过连接管进入第二辅沉降筒,依此类推,经最后一次沉降后的混合料水里产品料沉降完全,最后混合料水从最后一个辅沉降筒上部的连接管接口流出通过连接管流入分选机的进水管路,参与分选机的水循环。
本发明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本发明的主沉降筒的中心设置有内置筒,混合料水从内置筒进料,在内置筒内完成动力缓冲与汽水分离,便于混合料的后期沉降;所述的主沉降筒和辅沉降筒之间通过连接管串联,来自上游的连接管伸入到辅沉降筒的底部,这样便于混合料水的自然沉降;该装置可操作性高、很灵活,可以根据要沉降分离的混合料水自由确定辅沉降筒的数目;本发明装置利用自然沉降的原理在整个循环操作过程中不需要传感检测和控制装置,不需要人工操作,结构简单,功能易于实现,装置消耗低,运行的成本低;另外本发明的装置能很容易与分选机连接,混合料水经完全沉降后排出的纯净水直接参与分选机的循环,有效的节约了资源,有很大的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设置两个辅沉降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设置三个辅沉降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设置四个辅沉降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沉降筒 2、内置筒 3、连接管 4、进料口 5、排料口 6、连接管接口 7、辅沉降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方兴机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方兴机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46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