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坐型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1322.2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9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游辉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J9/00 | 分类号: | B62J9/00;B62K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坐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跨坐型车辆,特别是涉及用以抑制来自后方或斜后方的泥水等进入引擎与收纳箱之间的构成。
背景技术
常规上,已知包含将车座与引擎单元之间的空间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左侧及右侧加以区隔的左侧及右侧的侧盖的速克达型摩托车。例如,如下列专利文献1公报的图1所示,速克达型车辆1中,被支撑为以枢轴15(符号使用同公报所记载的符号。以下相同。)为中心而可上下摆动的引擎单元5包含引擎本体51,及从引擎本体51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一侧部分向后方延伸的变速机单元52,且覆盖收纳箱18的侧方的侧盖7从侧方观察车辆时以不与后轮53重叠的方式斜向后上方延伸。又,在变速机单元52的上方配置有用以过滤供给到引擎的外气的空气滤清器56。
专利文献1:台湾专利第I330158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的摩托车中,侧盖7较短而不与后轮53重叠,因此引擎本体51或引擎本体51周边的空间较容易与外部的空间相连通。从而,引擎运转时所发生的热不会滞留于左右两侧的侧盖7之间而易于排散到车辆外部。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例如由其它车辆的车轮所溅起的泥水等有侵入引擎单元5与收纳箱18之间之嫌。
本发明是有鉴于上述实情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实现确保喷射器的冷却性及抑制泥水等侵入的跨坐型车辆。
[用以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具有以下的特征:
具体来说,本发明主要是一种跨坐型车辆,包括:车体框架;
动力单元,其可摆动地支撑于上述车体框架;后轮,其可旋转地支撑于上述动力单元的后部,由上述动力单元的驱动力所驱动;车座,其位于上述动力单元的上方,并由上述车体框架所支撑;收纳箱,其从侧方观察车辆时与上述车体框架重叠,且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上述动力单元以及上述后轮与上述车座之间;及侧盖,其配置于上述车体框架的侧方,且从侧方观察车辆时以不与上述后轮重叠的方式斜向后上方延伸;其中上述动力单元包含:引擎;传动箱,其从引擎的侧方向车辆后方延伸;吸气通路,其包含配置于上述传动箱的上方的空气滤清器及位于引擎上方的吸气管,并向引擎供给外气;及喷射器,其位于上述收纳箱与引擎之间,并向引擎供给燃料;上述收纳箱包含位于上述喷射器上方的前底部,及比所述前底部更位于车辆后方的后底部;上述后底部在上述空气滤清器的车辆宽度方向的相反侧具有从侧方观察车辆时与上述吸气通路重叠的外凸部;所述外凸部在比上述后轮更位于车辆前方,且比上述喷射器的上端更低的位置处,具有在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下缘部。
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中,上述外凸部的上述下缘部至少从上述收纳箱的设有上述外凸部的侧的侧壁的底端,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到从后方观察车辆时与上述空气通路重叠的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上述侧盖包含上侧盖与下侧盖,且在所述下侧盖形成有向侧方突出的外棱线。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上述下侧盖的所述外棱线从侧方观察车辆时从上述引擎的上方向车辆后方延伸。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在包含上述喷射器的沿车辆宽度方向的垂直剖面视图中,上述下侧盖的外棱线与上述喷射器在上下方向上重叠。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在包含上述外凸部的上述下缘部的沿车辆宽度方向的垂直剖面视图中,上述下侧盖的外棱线与上述车体框架在上下方向上重叠。
[发明的效果]
依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实现确保喷射器的冷却性及抑制泥水等侵入的跨坐型车辆。
附图说明
图1是速克达型车辆的左侧视图。
图2是速克达型车辆的后视图。
图3是显示收纳箱的下方的构造的俯视图。
图4是沿着图3的d-d线的要部剖视图。
图5(a)是沿着图4的a-a线的要部剖视图。
图5(b)是沿着图4的b-b线的要部剖视图。
图6是收纳箱的俯视图。
图7是显示于收纳箱收纳全罩式安全帽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8是显示于收纳箱收纳全罩式安全帽的状态的左侧示意图。
图9是比较例的速克达型车辆的左侧视图。
图10是比较例的速克达型车辆的后视图。
图11(a)是沿着图9的a-a线的要部剖视图。
图11(b)是沿着图9的b-b线的要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未经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13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