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饰条带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0852.5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9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智也;冈田高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木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3/04 | 分类号: | B60R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饰 条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至汽车门板的上边缘部分的装饰条带(belt molding)。本发明更具体地涉及如下装饰条带,将其配置使得沿着装饰条本体(molding body)的纵向,将具有光泽例如金属光泽或高光泽颜色的设计带附着(贴附或熔接)至由硬质树脂制成的装饰条本体的外表面。
背景技术
配置使得沿着装饰条本体的纵向在装饰条本体的外表面上设置设计带的装饰条带,通过例如日本专利第3798657号中所述的方法来制造。
为满足减少金属芯装饰条重量和成本的需要,已尝试在由硬质树脂制成的装饰条带的外表面上设置具有光泽例如金属光泽或高光泽颜色的设计带。图4A至图4C示出具有设计带13P的例子装饰条带1P。图4A是沿图3B中的S-S线剖开的剖视图。需要注意地是,图4A至图4C的装饰条带1P以及图5A和图5B的装饰条带1Q(将在后文中描述),在本发明的装饰条带1、1A、和1B的设计过程中被研究,并且不构成现有技术。装饰条带1P和1Q部分地包括本发明的组成元件。
装饰条带1P包括装饰条本体,其由硬质树脂(PP)制成,并具有伸长的外壁11P和从外壁11P的上边缘部分向下延伸的内壁12P;设计带13P,沿纵向通过熔接等附着至外壁11P的外表面的上区域;上密封唇15P,其由软质树脂(TPO)制成,并自外壁11P上边缘部分附近的内壁12P的上边缘部分直立;下密封唇16P,其由软质树脂(TPO)制成,并自内壁12P的下部直立;上舌部17P,其由软质树脂(TPO)制成,并自外壁11P的内表面的大体中心部分直立;以及下舌部18P,其由软质树脂(TPO)制成,并自外壁11P的下端延伸。
装饰条带1P以如下方式安装至汽车门板2(参见图3B),即在外壁11P与内壁12P之间的间隙内夹住门板2的上边缘部分。通过该步骤,上密封唇15P和下密封唇16P与车窗玻璃(未示出)弹性、可滑动地接触。同样地,上舌部17P和下舌部18P与外板的上边缘部分的外表面弹性接触。值得注意地是,PP为聚丙烯,并且TPO为热塑性聚烯烃。
(1)第一个问题(折皱和收缩)
如下制造上述装饰条带1P:当装饰条本体(外壁11P和内壁12P)被挤压模制时,上密封唇15P、下密封唇16P、上舌部17P、和下舌部18P被挤压模制并熔接至装饰条本体(外壁11P和内壁12P)的相应区域,以与装饰条本体整体形成;同时,供给缠绕在辊(roll)中的设计带13P,从而通过熔接或类似方法将其附着至外壁11P的外表面。因此,当设计带13P被附着至由PP制成的外壁11P时,由TPO制成的上密封唇15P、下舌部18P等处于如下熔融状态,即允许将其熔接至由PP制成的装饰条本体。
同时,鉴于设计,附着至外壁11P的设计带13P必须在其相对边缘部分由某种部件覆盖,同时保证表观宽度尽可能大。这是由于以下原因:如果产品的设计带13P的边缘暴露,设计带13P易于从暴露的边缘脱落,并且如果有未对准的边缘看起来不美观。为了解决该问题,在图4A和图4B的例子中,设计带13P的上边缘部分131P由TPO制成的上密封唇15P的根部覆盖,并且设计带13P的下边缘部分由TPO层1110P的上边缘部分覆盖。
然而,当采用上述操作时,如图4B的放大图中所示,细设计带13P的上边缘部分131P的远端突出到TPO中,且可在无支撑条件下移动,所述TPO处于允许熔接的熔融状态。结果,在上边缘部分131P中形成折皱;折皱从上边缘部分131P波及至设计带13P宽度的中心;并且暴露的设计表面经受外观缺陷,例如折皱。本发明的目的是防止此类外观缺陷的出现。相比之下,覆盖有TPO层1110P的设计带13P下边缘部分附近的设计带13P的一部分不形成折皱,因为该部分附着至由PP制成的外壁11P。
图4C示出防止形成上述折皱的例子措施。在图4C中,设计带13P的上边缘部分弯曲并附着至内壁12P的上边缘部分的表面。由131PP表示弯曲、附着的部分。然而,这引起另一个问题,即保护膜剥离困难。也就是,在装运的时候,由保护膜覆盖设计带13P的表面;因此,在制造装饰条带后,必须剥离保护膜。具体地,冷却自挤压模制机中挤出的装饰条带,并将其切成各个具有预定长度的片;然后,必须剥离保护膜。此时,弯曲、附着的部分131PP造成保护膜剥离困难。试图强制剥离保护膜造成例如上密封唇15P的根部破裂。因此,不能采用图4C中所示的方法。
(2)第二个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木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白木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08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