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邻区关系配置方法、装置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0836.6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9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利;张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00 | 分类号: | H04W8/00;H04W2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关系 配置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邻区关系配置方法、装置与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邻区关系的配置往往是通过路测的方式实现,例如,在一基站开始投入使用之前,首先,获取待投入基站附近其它基站及其小区的位置信息(例如经纬度信息等);然后,通过这种位置联系配置邻区关系列表。此外,还可以通过测试终端在基站附近搜索已有小区的信息,例如物理小区标识(Physic Cell ID,PCI)、全球小区标识(Cell Global ID,CGI)等,从而根据搜索结果配置邻区关系列表。以上方式过多依赖于人力,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且配置效果往往不理想。而且,这样配置的邻区关系无法在基站投入使用后进行自动更新,前期配置的邻区关系一旦有遗漏或有新的基站投入使用,都需要人为进行更新,带来了很多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邻区关系配置方法、装置与系统,以实现邻区关系的自动配置。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邻区关系配置方法,包括:获取多个无线连接状态变化的事件信息,所述每个无线连接状态变化的事件信息包括该无线连接状态变化的发生时间、该无线连接状态变化涉及的终端的终端标识与该无线连接状态变化涉及的小区的小区标识;根据所获取的事件信息,配置所述多个无线连接状态变化涉及的小区之间的邻区关系。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邻区关系配置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多个无线连接状态变化的事件信息,所述每个无线连接状态变化的事件信息包括该无线连接状态变化的发生时间、该无线连接状态变化涉及的终端的终端标识与该无线连接状态变化涉及的小区的小区标识;配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获取的事件信息,配置所述多个无线连接状态变化涉及的小区之间的邻区关系。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邻区关系配置系统,包括:以上所述的邻区关系配置装置。
以上邻区关系的配置方法、装置与系统,在基站投入使用后,无需投入专门的人力,而是利用用户在日常终端使用中的无线连接状态变化信息来自动配置邻区关系,从而节约了大量的人力与时间成本。更优的是,无线连接状态变化事件信息可以在接入网侧即时记录,对终端没有过多的要求,因此不受无线接入技术的限制,可以应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邻区关系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邻区关系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邻区关系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邻区关系配置方法在GSM系统中的一种应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邻区关系配置方法在GSM系统中的另一种应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邻区关系配置方法在GSM系统中的另一种应用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邻区关系配置方法在GSM系统中的另一种应用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邻区关系配置方法在GSM系统中的另一种应用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邻区关系配置方法在GSM系统中的又一种应用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邻区关系配置方法在UMTS系统中的一种应用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邻区关系配置方法在UMTS系统中的另一种应用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邻区关系配置方法在LTE系统中的一种应用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邻区关系配置方法在LTE系统中的另一种应用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邻区关系配置方法在跨GSM和UMTS系统中的一种应用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邻区关系配置方法在跨GSM和UMTS系统中的另一种应用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邻区关系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邻区关系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邻区关系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邻区关系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08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