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电池充电方法、装置以及一种手持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0287.2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3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强;张鹏;秦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2J7/00;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充电 方法 装置 以及 手持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电池充电方法、装置以及一种手持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手持移动终端的性能越来越高,功耗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对手持移动终端电池的容量和性能也有了更高要求,为了提升手持移动终端的续航能力,出现了较多的解决方案,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多电池,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手机的续航能力,并且能让用户在更换电池的过程中无需掉电,更方便,更人性化。
这种多电池移动设备目前广泛应用于特种设备或者一些对续航性能要求较高的普通设备上,采取较广泛的一般是两块电池,一块主电池,一块备用电池,当主电池没电时,可以直接拔下主电池,更换主电池,此时移动终端可以用备用电池供电,而无需关机,掉电,或者重启。
对这种常见的多电池设备,常规的充电方式已经无法很好的满足手机的充电需要。目前对于多电池系统的充电,主要采用为每块电池配备一块控制单元,从而实现对多电池进行充电。但是,如果每块电池使用一块控制单元,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电池充电方法、装置以及一种手持移动终端,用以提高电池充电效率,使得手持移动终端等设备可以通过一个控制单元对多个电池进行充电,并且成本较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电池充电方法包括:
检测每个电池的电压;
将每个电池的电压,与预设的门限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为该电池选择充电方式;
采用选择的充电方式,为电池充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电池充电装置包括:
电压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每个电池的电压;
充电方式选择单元,用于将每个电池的电压,与预设的门限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为该电池选择充电方式;
充电控制单元,用于采用充电方式选择单元选择的充电方式,为电池充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移动终端,包括所述充电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检测每个电池的电压;将每个电池的电压,与预设的门限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为该电池选择充电方式;采用选择的充电方式,为电池充电,从而提高了电池充电效率,使得手持移动终端等设备可以通过一个控制单元对多个电池进行充电,并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方法的总体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方法的另一具体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电池充电方法、装置以及一种手持移动终端,用以提高电池充电效率,使得手持移动终端等设备可以通过一个控制单元对多个电池进行充电。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电池充电装置,包括:
电压检测单元11,用于检测每个电池的电压;即电压检测单元11负责读取每块电池的电压,以作为实施何种充电方式的依据;
充电方式选择单元12,用于将每个电池的电压,与预设的门限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为该电池选择充电方式;即充电方式选择单元12负责控制充电控制单元13对当前待充电电池实施何种充电方式,根据当前待充电电池的电压,控制充电控制单元13采用合适的充电方式充电;
充电控制单元13,用于采用充电方式选择单元选择的充电方式,为电池充电。
较佳地,所述充电方式选择单元12,具体用于:
当电池的电压,大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并且,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门限时,为该电池选择恒流充电的充电方式;
当电池的电压,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门限时,为该电池选择涓流充电的充电方式;
当电池的电压,大于预设的第二门限时,为该电池选择恒压充电的充电方式;
其中,第一门限小于第二门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02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