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吸附除盐水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0212.4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3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黄斌;潘咸峰;梁明;张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9 | 分类号: | C02F1/469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傅玉英 |
地址: | 255400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12***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 盐水 处理 方法 | ||
1.一种电吸附除盐水处理方法,包括通电工作工艺过程,放电静置工艺过程和短接再生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在放电静置工艺过程之前,在继续通水、通电的情况下,将工业盐酸注入电吸附模块(1),控制注入盐酸后的水,刚刚充满电吸附模块系统,而不被排出系统为止;并将电吸附模块系统的pH值范围控制在2.0~6.0之间;与注入盐酸同时,产出水由正常进入产水箱(6),切换到排入中间水箱B(12);待盐酸注满电吸附模块系统后,停止通水、切断电源,进入放电静置工艺过程和短接再生工艺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吸附除盐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通电工作过程
①预排步骤
工作泵(3)抽取来自进水箱(2)的待处理水经电吸附模块(1)吸附除盐后,尚未达到技术指标的初期产水,进入中间水箱B(12);
②吸附除盐步骤
工作泵(3)抽取来自进水箱(2)的待处理水经电吸附模块(1)吸附除盐后,达到技术指标的产出水,进入产水箱(6);
③后排步骤
当吸附除盐步骤②产出水质不能满足技术指标时,在继续通水、通电的情况下,将工业盐酸注入电吸附模块(1),控制注入盐酸后的水,刚刚充满电吸附模块系统,而不被排出系统为止;并将电吸附模块系统的pH值范围控制在2.0~6.0之间;与注入盐酸同时,产出水由正常进入产水箱(6),切换到排入中间水箱B(12);待盐酸注满电吸附模块系统后,停止通水、切断电源,进入放电静置工艺过程。
b放电静置过程
步骤③完成后,停止通水、切断电吸附模块电源,将一组电极正负极与另一组模块的正负极连接,在步骤③环境中,静置放电,回收部分能量;
c短接再生过程
将电极正负极短接并通水,此时电势差还会迅速下降直到0V,通水是为了将放电静置和短接再生过程中脱附到水通道中的阴阳离子冲洗、移出电吸附模块系统,从而使电极得到再生;
①一次再生步骤
再生泵A(8)抽取来自中间水箱A(11)的水,用于反洗电吸附模块(1)后,排入浓水箱(7);
②二次再生步骤
再生泵B(9)抽取来自进水箱(2)的水,用于反洗电吸附模块(1)后,排入中间水箱A (11);
③三次再生步骤
再生泵C(10)抽取来自中间水箱A(11)的水,反洗电吸附模块(1)后,排入进水箱(2)。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吸附除盐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放电静置工艺过程之前,在继续通水、通电的情况下,将工业盐酸注入电吸附模块(1),控制注入盐酸后的水,刚刚充满电吸附模块系统,而不被排出系统为止;并将电吸附模块系统的pH值范围控制在3.0~5.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的电吸附除盐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省去所述通电工作过程a中的预排步骤①,工作泵(3)抽取来自进水箱(2)的待处理水经电吸附模块(1)吸附除盐后,产出水达到技术指标,直接进入产水箱(6)。
5.根据权利要求2的电吸附除盐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电工作过程a中的后排步骤③,当吸附除盐步骤②产出水技术指标接近超标的某一设定值时,在继续通水、通电的情况下,将工业盐酸注入电吸附模块,控制注入盐酸后的水,刚刚充满电吸附模块系统,而不被排出系统为止;并将电吸附模块系统的pH值范围控制在2.0~6.0之间;与注入盐酸同时,产出水正常进入产水箱(6);待盐酸注满电吸附模块系统后,停止通水、切断电源,进入放电静置工艺过程。
6.根据权利要求2的电吸附除盐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接再生过程c中,采用一台再生泵(13),替代再生泵A(8)、再生泵B(9)和再生泵C(10),通过程序控制实现为电吸附模块再生提供动力。
7.根据权利要求2的电吸附除盐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水箱A(11)或中间水箱B 12,通过省去其中任意一个,或另外增加中间水箱,来减少和增加电吸附模块的再生次数。
8.权利要求1的电吸附除盐水处理方法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海水淡化、苦咸水除盐处理以及盐含量较高的工业废水二级生化处理达标后,作为工业循环冷却水回用时,需要进行的脱盐水处理工艺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021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防自动末端试水监控系统
- 下一篇: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图形用户中间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