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螺旋式低阶褐煤提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0092.8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7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波;李超;周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主分类号: | C10L9/08 | 分类号: | C10L9/0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地址: | 0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螺旋式 低阶 褐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馏系统,特别是用于对含水分大、粘结性强的低阶褐煤进行提质处理的大型螺旋式低阶褐煤提质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自然资源的持续消耗,优质煤炭资源出现了严重短缺,低阶褐煤逐渐被重视和利用。褐煤煤化程度低、水分高、挥发分高、在空气中易风化碎裂、发热量低,且加热后易粘结,因而必须找到一种合理、经济的方式对这一煤种加以利用,缓解煤炭资源紧缺的现状。
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受热分解生成煤气、焦油、粗苯和焦炭的过程,称为煤干馏。煤低温干馏(加热终温为500-600℃)过程仅是一个热加工过程,比煤的气化和液化工艺过程简单,加工条件温和,投资少,生产成本低,生成的半焦不仅可以用作优质的民用和动力燃料、铁合金生产的优质炭料,而且燃烧效率远高于煤,燃烧生成污染物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低阶褐煤的低温干馏技术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迄今为止在不断探索的数十年里,曾有过小范围的工业示范工程出现,但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低阶褐煤低温干馏至今仍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已出现的低温干馏炉可分为内热式和外热式两种。由于低阶褐煤在加热后,块状的煤会破碎,因此采用内热法时要将煤料预先压块,并且粒度范围窄,增加了成本,且不适用于粘结性煤。而且在以烟气为热载体的内热式干馏炉中,利用烟气加热煤层,低阶煤易发生氧化,设备腐蚀情况也比较严重,且易出现局部氧化放热所导致的过热问题,容易引起挥发份燃烧甚至爆炸,影响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一般的外热式干馏炉,由于煤料受热不均匀,导致半焦的的质量不均匀,并且产量也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运行安全、对环境污染小、产量大、结构及操作简单、维修方便、成本低、换热效率高、易于大规模连续生产且能得到高品质半焦、焦油和煤气的大型螺旋式低阶褐煤提质系统。
本发明所称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大型螺旋式低阶褐煤提质系统,其特别之处是,它包括螺旋式换热器、燃烧室、送煤装置、熄焦箱和除尘装置,所述螺旋式换热器水平放置,它由外套和设置在外套内的旋转轴、电机组成,旋转轴与电机传动连接,沿旋转轴轴向设有螺旋叶片,所述外套壁、旋转轴与螺旋叶片均为中空结构,螺旋叶片的两端与旋转轴的中空腔连通,形成螺旋式烟气通道,所述外套壁空腔及旋转轴空腔的进口端与燃烧室连通、外套壁空腔及旋转轴空腔出口端与除尘装置连通,所述送煤装置位于螺旋式换热器上部、靠近除尘装置侧,所述熄焦箱位于螺旋式换热器下部靠近燃烧室侧。
上述大型螺旋式低阶褐煤提质系统,所述外套为筒状,两端直径逐渐收缩,外套外部包覆保温层,外套壁空腔的水平部分设有梳形板。
上述大型螺旋式低阶褐煤提质系统,所述螺旋式换热器上部还设有水蒸汽出口和煤气出口,水蒸汽出口连通旋风除尘器,煤气出口经煤气管道连通燃烧室,煤气管道上设有阀门,煤气管道经支路与储气罐连通。
上述低大型螺旋式低阶褐煤提质系统,所述熄焦箱设有空气进口和空气出口,空气出口连通燃烧室。
上述大型螺旋式低阶褐煤提质系统,所述除尘装置为布袋除尘器,经布袋除尘器除尘后的烟气依次通过引风机、烟囱排入大气;所述送煤装置为煤料漏斗和皮带输送机,皮带输送机位于煤料漏斗上部,煤料漏斗下部连通螺旋式换热器。
上述大型螺旋式低阶褐煤提质系统,所述旋转轴两端设有高温轴承和密封轴承。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煤料不需要进行干燥预处理。煤料在螺旋叶片的推动下,不断沿轴线前进,煤中含水分的多少,不影响煤料的运动,因此对煤的粒径要求低,只需对煤料预破碎即可,节省加工成本。
(2)煤种的适应性广,尤其可解决粘结性褐煤干馏问题。本发明的大型螺旋式干馏技术,可对粘结性的低阶褐煤进行低温干馏,螺旋叶片在旋转轴的带动下不断旋转,进而使煤料不断搅动,煤料表面不断更新,有效地防止了煤料在螺旋叶片间粘结。
(3)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换热效率高。在螺旋式换热器内烟气与煤料形成逆流换热,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在外套壁内设有多个梳形板,不仅使烟气流通的路径增长,延长烟气在套筒里的流通时间,还使烟气的紊流度加大,增大了换热系数;部分烟气在旋转轴内流动,也起到了一定的换热效果。
(4)煤料受热均匀,煤料与来自旋转轴、外套壁、螺旋叶片的热量充分进行热交换,而且煤料在螺旋叶片的旋转时不断搅动吸热,有效地保证了换热的均匀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00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