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腐蚀散热片和耐腐蚀发热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9912.1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9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鸿鸣;沈稚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鸿鸣;沈稚鸣 |
主分类号: | H05B3/10 | 分类号: | H05B3/10;H05B3/2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腐蚀 散热片 发热 | ||
1.耐腐蚀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作为散热元件的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和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所述作为散热元件的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和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之间紧密结合在一起。
2.耐腐蚀发热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作为散热元件的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热生成元件,所述作为散热元件的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和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之间、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和所述热生成元件之间紧密结合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腐蚀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具有边框,并与所述作为散热元件的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组合成为带边框的层状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腐蚀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散热元件的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具有翻边,所述翻边是所述边框的一部分或所述边框是所述翻边的一部分。
5.如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耐腐蚀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为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复合板。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腐蚀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叠层的内和/或外边缘的部分或全部结合有所述边框,所述边框可为单层或多层边框,所述多层边框的叠层方向与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的叠层方向平行或垂直或成任意角度布置,制成所述边框的材料可以是金属和/或玻璃陶瓷和/或陶瓷和/或复合材料。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腐蚀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有以下增强体的一种或任意组合:颗粒、晶须、纤维、片、丝、网、编织物,其材料为金属和/或无机材料。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腐蚀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的组织中有氧化铝(Al2O3)、二氧化硅(SiO2);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的晶相中有石英晶体和/或方石英晶体。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腐蚀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散热元件的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和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之间、所述热生成元件和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之间通过压力烧结形成了化学和/或物理的结合,结合的方式为元素或分子相互扩散和/或机械锁合和/或化学键结合。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腐蚀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生成元件为电热合金箔片和/或电热合金丝电热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鸿鸣;沈稚鸣,未经张鸿鸣;沈稚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991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接枝的聚合物基团的异丁烯共聚物
- 下一篇:一种有源箝位大功率开关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