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亮度小型聚光LED二极管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9889.6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6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庞红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晶亮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7/22;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2 | 代理人: | 翟中平 |
地址: | 3111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亮度 小型 聚光 led 二极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既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型LED发光二极管亮度,延长照射距离,提高均匀照度,防眩光,抗频闪,保护视力,提升显色指数,又具有聚光效果和真实表现物品颜色的高亮度小型聚光LED二极管,属LED发光二极管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制造的小型LED发光二极管(直径在5mm以下),在结构设计上,LED发光芯片置于一个有引线的架子上,然后四周用环氧树脂密封,起到保护内部芯线的作用,所以LED的抗震性能好。发光二极管的核心部分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的晶片,在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之间有一个过渡层,称为p-n结。在某些半导体材料的PN结中,注入的少数载流子与多数载流子复合时会把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把电能直接转换为光能。PN结加反向电压,少数载流子难以注入,故不发光。这种利用注入式电致发光原理制作的二极管叫发光二极管,通称LED。 当它处于正向工作状态时(即两端加上正向电压),电流从LED阳极流向阴极时,半导体晶体就发出从紫外到红外不同颜色的光线,光的强弱与电流有关。其不足之处:一是小型LED发光二极管亮低,照射距离近,均匀照度差,不防眩光,抗频闪差,影响视力;二是显色指数不理想;三是不具有聚光效果;四是无法真实表现物品颜色。
发明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既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型LED发光二极管亮度,延长照射距离,提高均匀照度,防眩光,抗频闪,保护视力,提升显色指数,又具有聚光效果和真实表现物品颜色的高亮度小型聚光LED二极管。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碗形反射腔内壁反光纳米层的设计,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做的目的:一是纳米反光涂层应用在LED碗形反射腔内壁上,经测试全反射率达95%,漫反射率达94%,因有效地能提升15%以上灯具效率(LOR);二是能扩大照射范围,延长照射距离,提高亮度和均匀照度;三是采用纳米材料处理后碗形反射腔对LED二极管所发出的光,具有良好的反防眩光,抗频闪功能,因此能够很好地保护人的视力,提升显色指数,真实表现物品颜色。四是腕状反射腔具有良好的聚光好果,它能够确保LED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定向照射。2、楔形支架下的LED灯柱为纳米反光灯柱体的设计,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将楔形支架下的LED灯柱设计成纳米反光灯柱体,不仅具有LED灯柱原有的功能,而且具有反光的功能。3、LED发光芯片与楔形支架间置有翼形散热片的设计,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三。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LED发光二极管的电光转换效率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发光材料和其结构的本身,而且取决于LED芯片的散热效果是否良好,本申请将LED芯片直接接合在铝翼形散热片的基绝缘氧化层上,不仅能有效地减少了LED芯片的热阻,极大地提高LED电光转换时的散热性能,进而提高了LED的发光效率。4、LED灯柱下端面中间开有一条或一条以上散热通道的设计,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四。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散热通道末端直对碗形反射腔底部或直对翼形散热片,因此它能够对LED芯片发光时所产生的热量及时的散发,提高LED发光芯片的发光效率。
技术方案:一种高亮度小型聚光LED二极管,LED发光芯片位于楔形支架上,所述的楔形支架呈碗形反射腔,且碗形反射腔的内壁置有反光纳米层。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有效地延长LED发光二极管的照射距离,提高亮度和均匀照度;二是所制的LED发光二极管具有防眩光,抗频闪,保护视力,提升显色指数,真实表现物品颜色功效;三是具有定向照明聚光的功效;四是有效地提高了小型发光二极管的电光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高亮度小型聚光LED二极管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高亮度小型聚光LED二极管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一种高亮度小型聚光LED二极管,LED发光芯片2位于楔形支架3上,所述的楔形支架3呈碗形反射腔,且碗形反射腔的内壁置有反光纳米层5,其制作工艺系现有技术,在此不作叙述。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LED灯柱下端面中间开有一条或一条以上散热通道6且散热通道末端直对碗形反射腔底部。
实施例3:参照附图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碗形反射腔3可以用楔形支架替代。所述楔形支架下的LED灯柱为纳米反光灯柱体4、楔形支架上的LED灯柱为透光环氧树脂照明体1。
所述纳米反光灯柱体(4)由30-70%反光纳米材料与70-30%环氧树脂按重量份配方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晶亮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晶亮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98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测器
- 下一篇:一种智能双模液压轮胎硫化机及其调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