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应急逃生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9717.9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5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祝利涛;李玉贵;王武魁;刘勇;咸士玉;王进强;许佩霞;陈延伟;悦平;张爱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治清华机械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6B5/14 | 分类号: | E06B5/14;E21F11/00;E05C3/04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460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用可 移动式 救生 应急 逃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应急逃生门,属于矿用救生舱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应设置应急逃生口,保证在救生舱舱门无法正常开启的情况下救援人员紧急营救遇险人员的需求。
当矿难发生时,井下环境非常恶劣,可能伴有瓦斯泄露或爆炸,空气中可能会有大量粉尘。当爆炸发生时,矿井发生塌方等事故致使救生舱舱门以外打不开,直接影响避险人员逃生或营救。同时在整个避险过程,必须保证舱体整体满足密封、抗爆、抗冲击、耐高温的灾变环境要求。
救生舱直接与外界接触的舱门必须满足密封、抗爆、抗冲击、耐高温等要求,否则在矿难发生时会直接导致救生舱失效或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进入舱体内,危害避险人员的健康甚至生命,作为一种应急使用装置,必须满足操作简单、使用可靠,方便使用时能够快速打开该门逃生。
现有的救生舱门大多是从外部打开,如果人在舱内主动要出舱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密封可靠,操作简单,抗暴、抗冲击性强,耐高温,方便人舱内人员主动出舱时使用的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应急逃生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应急逃生门,包括:舱体、门、手动锁紧装置及把手,门的圆周边缘上均匀设置有三个手动锁紧装置,所述门通过手动锁紧装置安装在舱体上,所述门内侧设置有把手;所述门与舱体相接触的圆周上设置有密封条,在门内的舱体上设置有保温隔热罩。
所述手动锁紧装置的结构为:主轴通过轴座安装在门上,所述主轴的中部固定有卡块,主轴的上部固定有操作手柄;所述舱体与门相接触的内侧边缘上设置有楔块,所述楔块与卡块相配合。
所述轴座上固定有限位块。
所述操作手柄的旋转角度为9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门采用手动锁紧,保证门的加紧定位及密封的可靠性。
2、本发明中轴座上设置有限位块,能够保证手动锁紧的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3、本发明中密封条采用耐高温密封条,保证高温情况下密封条的密封效果。
4、本发明中门与舱体之间设置有保温隔热罩,减少高温对舱内环境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门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手动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舱体,2为门,3为手动锁紧装置,4为把手,5为密封条,6为主轴,7为轴座,8为卡块,9为操作手柄,10为楔块,11为限位块,12为保温隔热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应急逃生门,包括:舱体1、门2、手动锁紧装置3及把手4,门2的圆周边缘上均匀设置有三个手动锁紧装置3,所述门2通过手动锁紧装置3安装在舱体1上,所述门2内侧设置有把手4;所述门2与舱体1相接触的圆周上设置有密封条5,在门2内的舱体1上设置有保温隔热罩12。
所述手动锁紧装置3的结构为:主轴6通过轴座7安装在门2上,所述主轴6的中部固定有卡块8,主轴6的上部固定有操作手柄9;所述舱体1与门2相接触的内侧边缘上设置有楔块10,所述楔块10与卡块8相配合。
所述轴座7上固定有限位块11。
所述操作手柄9的旋转角度为90°。
本发明中限位块11用于保证操作手柄9的操作范围在90°内,同时保证操作手柄9的旋转方向正确。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当锁紧门2时,操作手柄9向限位块11的方向旋转90°,卡块8随操作手柄9旋转90°,卡块8压紧楔块10,同时压紧密封条5,保证门体的定位,紧固,当舱内避险人员逃生时,舱内避险人员,取下保温隔热罩12,将旋转手动锁紧装置3的操作手柄9向远离限位块11的方向旋转90度,卡块8与楔块10相脱离,抓住把手4向外推开门2,避险人员可从救生舱中走出。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治清华机械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长治清华机械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97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钳形钩的枪式小型电子秤
- 下一篇:一种矿用煤位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