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花飞燕草的人工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8692.0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8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徐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新靓文辅亚农艺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21/00;A01C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5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燕 人工 栽培 方法 | ||
1.一种大花飞燕草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种子采集:选无病虫害的健壮株,待种子充分成熟时用剪子将整个花序带种包一同剪下晒干,筛选出籽粒饱满并充分成熟的种子备用;
(2)、苗床制作:在苗床上每亩施100kg的农家肥,整平耙细,清除杂草和碎石,按1.2m 的宽开畦,畦面整平整细后,用500倍的多菌灵溶液或甲基托布津溶液进行杀菌处理;
(3)、种子处理:时间在播种的前一天,播种量1~2kg/亩,种子处理方法:用水选法对种子进行分选,再用40~60℃的温水浸种,时间25min;用1%的次氯酸钾浸种消毒,时间10~15 min;然后用清水冲洗3~5次,与细沙按质量比1:4:混合后均匀撒在步骤(2)所述的苗床中,然后覆土覆地膜,地膜周围压在畦埂上,使之与床面保持一定空隙,经10-15天后发芽,待小苗长至5-7cm进行移栽;
(4)、选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半向阳山坡背阴缓坡地种植,深耕、晒土, 使土壤充分熟化, 减少病虫害,然后耙平整细,作平畦;
(5)移栽:将步骤(3)得到的大花飞燕草小苗按照株行距8~10cm移栽至步骤(4)的地中,覆盖混合肥土后进行镇压,镇压后灌透水1~2次,所述混合肥土为每亩施用腐熟的农家肥2200kg,尿素6-8kg,磷酸二氢钾5-7kg;
(6)田间管理:幼苗有6~8片叶子时进行第1 次追肥,以每亩尿素6 kg随灌溉一起施用,第2 次追肥在植株生长至20-25cm左右进行, 此时即将进入花期, 每亩磷酸二氢钾5 kg随灌溉一起施用;每月一次人工除草,另外,松土要浅,用耙子浅浅地均匀搂松地面,连续2次,保持土表疏松湿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新靓文辅亚农艺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新靓文辅亚农艺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869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备忘录多次提醒功能的设置方法
- 下一篇:外转子电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