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矢量振动传感仪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88634.8 申请日: 2012-03-29
公开(公告)号: CN102636250A 公开(公告)日: 2012-08-15
发明(设计)人: 郭团;关柏鸥 申请(专利权)人: 暨南大学
主分类号: G01H9/00 分类号: G01H9/00
代理公司: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代理人: 陈燕娴
地址: 510632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光纤 矢量 振动 传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振动传感仪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识别振动方向的正交偏振光纤矢量振动传感仪。

背景技术

振动传感器在建筑物结构健康检测、地震灾害预防、石油天然气勘探和国防安全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通过实时检测大型土木工程(桥梁、隧道、大坝等)的结构形变,从而实现对其健康状况的及时诊断;通过记录震源、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地震波传播特性,实现临震预报;通过探测人工震动经岩层分界面反射或折射引起的弹性波,可以认识地下地质构造以寻找油气圈闭,实现油气储存勘探;通过探测入侵目标引起的地面波,实现目标识别及预警安全监测。因此,振动传感器市场空间非常巨大。

现有的地震检波器主要是基于电学原理设计制作而成的,如利用先进的微机系统(MEMS)加工而成的微型传感芯片,将微小机械振动信息转换为电压信号,通过电子学手段测得电压变化,由此实现地震波信号测量。此类电子振动传感器从工作原理上可分为动圈式、涡流式、压电式、压阻式等,但普遍存在下列问题:易受电磁干扰,特别是电子学器件易产生电火花,在油气勘探领域中应用时存在安全隐患。

光纤传感技术以光纤为物理媒质、以光波为信息载体,具有结构小巧、灵敏度高、抗电磁干扰、绝缘性好、耐腐蚀、本质安全以及便于多点组网和远距离遥测等优点,非常适合于应用在一些传统传感器受到限制的领域。光纤传感器按照其传感机理可以分为强度调制型、干涉型、光纤光栅型、光纤激光型等。由于其具有以上优点,因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经过近30年的发展,光纤振动传感技术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各种新颖的传感原理与新型结构设计被报道并应用于实际测试环境,其中尤以强度调制型、干涉型、光纤光栅型、光纤激光型为代表。然而已报道的传感器在限定振动感测方向的情况下能够很好地工作,可满足一般场合下对指定待测物结构或运转状态监测的需要。但对于未知振源、振源变化或多源振动等复杂监测对象来说(例如地震波监测),振动方向的准确识别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即实现振动矢量传感。已报道的三分量振动传感器通常需要三个独立的传感单元(例如光纤干涉仪、光纤光栅),分别感测三维正交振动分量信息,取得了可喜的研究进展。但此类传感器通常采用组合式的应变传递结构,难以实现传感器的微型化和嵌入式感测;此外,三个独立传感单元间的噪声串扰、功率分配不均衡、相位不一致等问题为振动方向的准确识别带来难度。

例如,2007年,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D.H.Kim等报道了一种基于双光栅透射光强调制的光纤加速度计(D.H.Kim,M.Q.Feng.Real-time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using a novel fiber-optic accelerometer system[J].IEEE Sens.J.,2007,7(4):536~543)。其方法是两光栅一个固定在加速度计壳壁上,另一个固定在质量块上。在振动作用下,两光栅作相对移动,通过光栅的光强随之变化,从而可探测振动的加速度。这种方法解调探测成本,但复用能力差,传感器结构复杂,体积大,不易集成,并且光源输出抖动直接影响探测结果。

又如,意大利A.Laudati等和G.Gagliardi等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报道了光纤光栅型地震检波器。A.Laudati等将三只波分复用的FBG分别间隔120度排列在圆管内壁,构成一支有方向性的地震检波器。同传统检波器的对比冲击测试结果表明在0.1~10Hz范围内频率响应一致(A.Laudati,F.Mennella,M.Giordano et al.,A fiber-optic Bragg grating seismic sensor[J].IEEE Photon.Technol.Lett.,2007,19(24):1991~1993)。G.Gagliardi等采用相似的传感器结构,在竖立的圆柱杆上固定了质量块和FBG,该系统本底噪声较高,最小可探测的加速度仅能达到0.1mg/Hz(G Gagliardi,M Salza,P Ferraro et al.,Design and test of a laser-based optical-fiber Bragg-grating accelerometer for seismic applications[J].Meas.Sci.Technol.,2008,19(8):085306)。这两类传感器易于复用,但是传感器结构复杂,体积大,响应灵敏度较低,而且需要波长解调,解调设备昂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86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