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灯管检测装置及灯管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8301.5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0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沈雪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力盟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威力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5 | 分类号: | G01R31/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管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灯管检测装置以及灯管检测方法,尤指一种自动检测判断的灯管检测装置以及灯管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冷阴极荧光灯是目前最主要的照明光源,冷阴极荧光灯管的生产过程中如内部真空度受到污染,其工作电压会呈现不稳定现象,灯管发光闪动,无法使用,因此出厂前需要100%检出。
目前业界采用方法是将灯管点亮后人眼目视观察,其缺点有:1、点亮后灯管亮度高,不易检出闪动现象;2、检验过程中易导致人眼疲劳、人员筛选可能导致漏检;3、该检测方法效率低,严重影响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灯管检测方法,其包括步骤1:提供多只灯管,以额定电流点亮该多只灯管;步骤2:量测每只灯管的初始电压T0;步骤3:加热该多只灯管至预定温度并持续预定时长;步骤4:量测每只灯管的第一工作电压T1;步骤5:重复步骤3和步骤4两次,测得每只灯管的第二工作电压T2和第三工作电压T3;步骤6:依据公式1、公式2和公式3分别判断每只灯管是否合格,若公式1、公式2和公式3都符合,则该只灯管合格;若公式1、公式2和公式3中任一项不符合,则该只灯管不合格;其中,公式1为:(T2-T1)/T1<a%,公式2为:(T3-T1)/T1<b%;公式3为:为该多只灯管的初始电压T0的平均值;a选自[2,5],b选自[2,5],c选自[1.1,1.3]。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灯管的数量为[40,200]。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预定温度的范围为[80℃,90℃]。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预定温度为85℃。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预定时长为1小时。
根据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灯管检测装置,用于同时检测多只灯管是否合格,其包括基座、量测单元以及处理单元。该基座包含电源和加热单元,该多只灯管设置于该基座上并电性连接该电源;该量测单元量测该多只灯管的电压数据;该处理单元处理该电压数据并判断每只灯管是否合格;其中,该电源以该多只灯管的额定电流点亮该多只灯管,该量测单元量测每只灯管的初始电压T0,该加热单元加热该多只灯管至预定温度并持续预定时长,该量测单元量测每只灯管的第一工作电压T1,该加热单元和该量测单元量重复两次加热该多只灯管至预定温度并持续预定时长并分别测得每只灯管的第二工作电压T2和第三工作电压T3,该处理单元依据公式1、公式2和公式3分别判断每只灯管是否合格,若公式1、公式2和公式3都符合,则该只灯管合格;若公式1、公式2和公式3中任一项不符合,则该只灯管不合格;其中,公式1为:(T2-T1)/T1<a%,公式2为:(T3-T1)/T1<b%;公式3为:为该多只灯管的初始电压T0的平均值;a选自[2,5],b选自[2,5],c选自[1.1,1.3]。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预定温度的范围为[80℃,90℃]。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预定温度为85℃。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预定时长为1小时。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量测单元为高电压探棒。
本发明的灯管检测装置及灯管检测方法主要利用冷阴极荧光灯在高温状态下(85℃左右)其工作电压上升的原理,通过自动进行电压检测、判断是否合格,能快速检测,防止漏检,更重要的是本发明适合大批量的灯管生产和检测。
为了对本发明的结构目的和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兹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灯管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灯管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随附的图式来描述本发明为达成目的所使用的技术手段与功效,而以下图式所列举的实施例仅为辅助说明,以利了解,但本案的技术手段并不限于所列举图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力盟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威力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威力盟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威力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83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