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将流程图中的控制过程转换为程序控制语句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6436.8 | 申请日: | 201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5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牟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进一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程图 中的 控制 过程 转换 程序控制 语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将流程图中的控制过程转换为程序控制语句的方法,特别是将流程图中的判断控制过程和循环控制过程根据连线形成的流按需转换为特定程序语言的判断代码块和循环代码块。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在2012年3月12日申请了一种图形化制作软件的系统和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210062317.9,该专利为非计算机专业人士提供了一套设计制作软件系统的系统和方法,用户可以通过图形界面的方式设计对象,然后通过画流程图的方式设计程序逻辑。对于通过画流程图的方式设计程序逻辑的功能,需要转换装置将流程图的控制过程转换为特定程序语言的程序控制代码,然后再转换为目标代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流程图中的控制过程转换为程序控制语句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将流程图中的判断控制过程和循环控制过程根据连线形成的流按需转换为特定程序语言的判断代码块和循环代码块,所述流是流程图中由一个或多个节点经连线连接形成的逻辑流,其间由判断节点分成多个流,所述判断代码是程序代码中使用的诸如if判断处理代码块,所述循环代码块是程序代码中使用的诸如while循环的循环代码块。
根据流程图中的判断节点信息确定一判断代码块的开始,根据该判断节点出来的流的交汇点信息确定该判断代码块的结束。若流程图中交汇的两个流中含有相同的流标识信息,则通过交汇节点信息确定循环代码块的开始,根据流程图中相应的流的判断节点信息确定循环代码块的结束。
通过以上方法实现的转换过程具有易实现,节点可共用等优点,同时对应的流程图清晰易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中的控制过程与程序控制语句的对应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例说明实现本发明的最佳实例。
请参考图1,图1中左边区域1为一流程图,右边区域2为与之对应的程序控制代码。区域1中每个节点中包含流标识和表达式信息,其中“@”符号前端的部分为流标识符号,“@”符号后端为表达式,实际运用过程中可将流标识隐性的保存在某个可以读写的地方;如起始节点10中“1@a=x;”,即该节点所在的流标识为1,表达式为a=x;而节点19中“1.1+1.2@c12c=z”,则表明流标识1.1的两个分支流1.1.1、1.1.2及1.2对应的流都经过该节点,而流标识1.1.1表明其连接自流标识1.1,流标识1.1连接自流标识1,以此类推。
请参考图1,图1中右边区域2为区域1流程图转换成的相应的程序代码。其中每行“:”符号前边部分是用以说明的行标识,“:”符号后边部分为对应的程序代码。
在制作流程图的过程中,将节点10和11的流标识定义为1,判断节点12有三个分支流,分别将其流标识定义为1.1、1.2、1.3,判断节点14有两个分支流,分别将其流标识定义为1.1.1和1.1.2;对于节点19,由流1.1.1、1.1.2和1.2交汇,其中流1.1.1和1.1.2是节点14的两个分支流,即节点14的所有分支流都交汇,则其对应的流即为1.1,所以节点19含有1.1和1.2两个流的信息;对于节点110,由流1的三个分支流1.1、1.2和1.3交汇,其等价于流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进一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进一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64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