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苯基苯腈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5540.5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3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林东翰;高艳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东翰;高艳波 |
主分类号: | C07C255/50 | 分类号: | C07C255/50;C07C253/20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技经专利事务所 42219 | 代理人: | 韩志刚 |
地址: | 434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基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有机中间体合成方法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合成对苯基苯腈的方法。
背景技术
酸催化反应涉及到烃类裂解、重整、异构等石油炼制过程,还涉及到烯烃水合、烯烃聚合、芳烃烷基化、芳烃酰基化、醇酸酯化等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过程,可以说酸催化剂是这一固体超强酸系列重要工业的基础。目前,在这些化工生产过程当中应用的酸催化剂主要还是液体酸,虽然其工艺已很成熟,但在生产中却给环境带来了危害,同时也存在着均相催化本身不可避免且无法克服的缺点,如易腐蚀设备,难以连续生产,选择性差,产物与催化剂难分离等原因。
固体酸克服了液体酸的缺点,具有容易与液相反应体系分离、不腐蚀设备、后处理简单、很少污染环境、选择性高等特点,可在较高温度范围内使用,扩大了热力学上可能进行的酸催化反应的应用范围。
固体超强酸由于其特有的优点和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已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成为固体酸催化剂研究中的热点。由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再生能力和重复使用性,并且原料充足、易购、价格低廉,这就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和价格,且使用厂家很容易接受。 该催化剂可广泛应用于酯化、酯交换、醚化、烷烃裂解、烷烃异构化、烯烃的齐聚、芳烃岐化、烷基化、酰基化、氧化、水合、醚化、重排等有机催化合成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替代原有的液体酸催化剂,采用超强固体酸为催化剂制备出高纯度的联苯酰胺,进而合成出高收率高质量的对苯基苯腈的合成方法。本发明反应过程温和,且无腐蚀性,不污染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对苯基苯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联苯为原料,超强固体酸为催化剂,经过酰化、氨化以及分子内脱水合成对苯基苯腈,其产品的结构式为 ,其化学反应历程为:
具体反应步骤如下:
(1)、先将联苯、溶剂、超强固体酸催化剂投入反应釜中,其中各组分投料的重量百分比为:联苯投料量占总投料量的10—30%,溶剂占总投料量的65-90%,催化剂占总投料量的1-10%;
(2)、在0-50℃搅拌2-5小时后加入酰化剂,酰氯化反应2-10小时后滤除超强固体酸催化剂,然后向反应釜内通入液氨进行氨化,通氨温度0-50℃,通氨时间5-10小时,氨化结束后向反应釜内加入亚硫酰氯进行腈化反应,氰化温度50-150℃,反应时间6-10小时;
(3)、将第2步反应得到的产品先减压蒸馏出溶剂,再减压蒸馏得到产品对苯基苯腈。
所述的超强固体酸催化剂为O42-/Fe2O3;SO42-/ZrO2;SO42-/TiO2,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中不少于一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溶剂为氯甲烷系列,氯苯或硝基苯系列。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为:本发明工艺操作简单,反应结束后产品提取容易,催化剂可以反复使用,节约了成本。同时生产周期短,无三废排放不污染环境,设备利用率高,产品收率高,产品质量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带有搅拌装置、温度计,冷凝器,外部夹套冷热装置的2000升搪瓷反应釜,先检查设备是否完好,体系是否干燥,本反应在绝水条件下进行。向反应釜加入氯苯500升,联苯60公斤,O42-/Fe2O39公斤,开动搅拌,溶解1小时,外冷水降温至20℃,于2小时之内加入氯乙酰氯90公斤,搅拌反应2小时,取样用甲醇稀释后进行液相色谱分析,当联苯酰氯含量≥96%,联苯含量<2%时,停止搅拌,静置2小时分离除去底部固体催化剂,酰氯溶液重新回反应器,搅拌下通入液氨,外冷水浴,反应温度<15℃,通氨时间5小时,体系pH≥9时反应终止,液相色谱分析联苯酰胺含量≥93%为氨化终点,停止通氨,缓慢升温至80℃,体系给少量负压去除游离氨气。然后于2小时加入亚硫酰氯72公斤,同时开启尾气吸收装置吸收放出的酸性气体。加完后,于2小时升温至120℃,反应时间6小时,取样检测,液相色谱分析对苯基苯腈含量≥90%为腈化终点。终点后先减压蒸出氯苯,再蒸出含量≥99%的对苯基苯腈成品,得到成品55公斤。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东翰;高艳波,未经林东翰;高艳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55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NFC手机读取ISO15693标签的方法
- 下一篇:气体燃料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