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花生叶斑病的复合药剂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84669.4 申请日: 2012-03-18
公开(公告)号: CN102603405A 公开(公告)日: 2012-07-25
发明(设计)人: 曲杰;黄兴蛟;谷传彦;程亮 申请(专利权)人: 菏泽市农业科学院
主分类号: C05G3/00 分类号: C05G3/00;A01G1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74000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治 花生 叶斑病 复合 药剂 及其 使用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防治花生叶斑病的药剂,特别是一种防治花生叶斑病的复合药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花生是世界上广泛栽培的油料作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花生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适应性强,生产成本低,广大农民有较高的种植热情,因此,花生在我国栽培面积大,分布广泛。

目前,花生叶斑病主要分为黑斑病、褐斑病、焦斑病和网斑病,以往我国发生的主要是黑斑病和褐斑病,但是近年来,焦斑病和网斑病流行很快,成为危害花生叶部的主要病害。花生受病后,致使叶、茎早枯,大批落叶,严重影响荚果饱满度,轻者减产4%~10%,重者达30%以上。花生褐斑病发生期较早,在初花期即出现;黑斑病则较迟,在下针期才发生。因此,褐斑病在下部叶片较多,黑斑病多在上部叶片,秋花生以黑斑病较突出,春花生则以褐斑病较普遍。两病都可危害叶片、叶柄、茎、子房、柄和荚壳,严重时造成落叶,植株早枯,影响养分积累而导致荚果不充实,降低出仁率和含油量,收获时容易落果和种子发芽。花生发生叶斑病的主要原因,与轮作周期短、高温高湿的环境、品种抗病性弱、砂质土地力差、施肥不足等有密切的关系。

目前,花生叶斑病的主要防治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为转作换茬,花生叶斑病菌的寄主比较单一,只侵染花生,采用花生与小麦、甘薯、谷子等作物轮作,使病菌得不到适宜的寄主,可减少危害,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病地最好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

第二种为加强栽培管理:大犁深耕,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施足底肥,促进花生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收获后及时清除遗留田间的病残体,不随意乱抛、乱堆;病地及时翻耕,消灭侵染来源。但是,本方法只能缓轻花生叶斑病的危害,并不能根除。

第三种为药剂防治,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有波尔多液(硫酸铜、石灰和水按照1∶1∶200的质量比配比而成)、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80%代森锰锌300倍液。药剂防治有一定效果,但不能提供营养。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治疗花生叶斑病的复合药剂及使用方法,同时该药剂还具有营养花生叶的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防治花生叶斑病的复合药剂,包括按质量份数比配制的下述组份:

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300份: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300份;

尿素                    100-200份;

磷酸二氢钾              100-300份;

硫酸钾                  50-150份;

硼酸                    25-75份;

EDTA铁                  25-75份。

本发明的防治花生叶斑病的复合药剂,进一步优化后的方案为,包括按质量份数比配制的下述组份:

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75-225份;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65-235份;

尿素          120-165份;

磷酸二氢钾    125-230份;

硫酸钾        75-125份;

硼酸          40-65份;

EDTA铁        35-70份。

本发明的防治花生叶斑病的复合药剂,更进一步优化后的方案为,包括按质量份数比配制的下述组份:

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200份;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200份;

尿素                    150份;

磷酸二氢钾              200份;

硫酸钾                  100份;

硼酸                    50份;

EDTA铁                  50份。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治花生叶斑病的复合药剂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第一步,用水将防治花生叶斑病的复合药剂按质量比稀释500-600倍;

第二步,将稀释后的药液在花生的叶面喷洒,每隔10-15天喷洒一次,喷洒次数为2-3次,每次喷洒所用复合药剂的用量为50-80克/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菏泽市农业科学院,未经菏泽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46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