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呼叫方法、呼叫显示方法及终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4620.9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4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冯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M1/5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叫 方法 显示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叫方法、呼叫显示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拨打电话的过程通常是,用户向手机输入预呼叫的号码(也称“被叫号码”)后,点击拨号键;手机检测到拨号键被触发后,根据用户输入的被叫号码,生成相应的呼叫请求,并将呼叫请求发送给网络侧设备(例如:基站);网络侧设备接收到呼叫请求后,根据呼叫请求中的被叫号码,发起对被叫方的寻呼,并将主叫号码发送给被叫方;被叫方通常在提示用户有新呼入时,会显示主叫号码。
根据目前的呼叫方式,当用户处于开会或一些不适宜当众接听电话的场合时,如果有电话打进来,通常用户不会立即接听接话,而是等到会议结束或其他方便的时候再进行处理;但是,该呼入的电话可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电话,需要用户立即处理。现有技术并不能区分当前来电的性质,可能会导致用户未能及时处理重要来电,造成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呼叫方法、呼叫显示方法及终端,可以在不方便接听电话的场合,提示用户来电的重要程度,避免用户漏接重要来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选择的呼叫紧急度信息,所述呼叫紧急度信息用于指示当前呼叫的紧急程度;发起对被叫方的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中包含所述呼叫紧急度信息。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呼叫显示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主叫方的呼叫请求;将所述呼叫请求显示给用户,并提取所述呼叫请求中携带的呼叫紧急度信息显示给用户;其中,所述呼叫紧急度信息用于指示当前呼叫的紧急程度。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选择的呼叫紧急度信息,所述呼叫紧急度信息用于指示当前呼叫的紧急程度;呼叫模块,用于发起对被叫方的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中包含所述呼叫紧急度信息。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主叫方的呼叫请求;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呼叫请求显示给用户,并提取所述呼叫请求中携带的呼叫紧急度信息显示给用户;其中,所述呼叫紧急度信息用于指示当前呼叫的紧急程度。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呼叫方法、呼叫显示方法和终端,主叫方在向被叫方发起呼叫请求时,同时将呼叫紧急度信息一并发送给被叫方,因此使被叫方能够了解当前呼叫的紧急程度,可以方便用户在不方便接听电话的场合,根据当前呼叫的紧急程度区别对待,从而避免用户漏接重要来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呼叫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作为主叫方的终端的拨号界面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呼叫显示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作为被叫方的终端的来电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作为主叫方的终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作为主叫方的终端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作为被叫方的终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是本发明的呼叫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所述呼叫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手机等能够实现通讯功能的作为主叫的终端,也可以是集成通信模块,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制。所述方法流程包括:
步骤S11,接收用户选择的呼叫紧急度信息,所述呼叫紧急度信息用于指示当前呼叫的紧急程度。
步骤S12,发起对被叫方的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中包含所述呼叫紧急度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46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