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4164.8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3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赵联众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联众 |
主分类号: | F22B31/00 | 分类号: | F22B31/00;F22B3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4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密闭的金属炉加热与其外壁连接而形成夹层空间的水汽容室(锅)、炉内的过热换热器中的水汽并产生高压高温蒸汽的一种理想锅炉,不仅环保,尤其能够提高能效比的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各种锅炉,其炉体一般是由燃烧设备、炉膛、烟道等组成,其特点是烟气的出口与大气相通,即非密闭性的炉,所以,普通锅炉的能效比之提高受到了很大限制。前不久,本人已提出采用密闭的金属炉之技术方案,但没有将该炉壁外的水汽容室(锅)采用水汽输送管道穿过炉壁与炉体内所置的过热换热设备相连通,故满足不了某些需要高压高温蒸汽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突破普通炉因烟气出口与大气相通而导致能效比的提高受到限制,尤其能够满足产生高压高温蒸汽的需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炉体密封产生较大压力和较高温度的密闭的金属炉,不但加热与其炉壁相连接形成水夹层的水汽容室(锅)中的水汽,而且由炉体内的火焰和烟气加热置于炉腔中的过热换热设备中的水汽,进而实现产生较大压力、较高温度的蒸汽,不但节能,而且改善用途。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燃烧设备、炉膛、烟气室组成一个内部彼此贯通的密闭的金属炉,密闭的金属炉上置有烟气限压阀、烟气安全阀、烟气压力控制器或温度控制器、烟气压力表和烟气温度计,烟气限压阀和烟气安全阀的排烟气管口经冷凝管道与炉体另置的烟尘储罐相联通,烟尘储罐上置有尘气离器,尘气分离器的气出口与大气相通。在金属炉的气进口处设有烟气或火焰止回阀并且置有与气进口处相连通的压力送风机。另外,金属炉内置有炉箅或灰粒过滤器及集灰室,炉的下部置有供检修、除灰用的门孔。
金属炉壁外连接并形成夹层空间的金属水汽容室(锅),水汽容室(锅)所连接的炉壁是水汽受热面,水汽容室(锅)中是水汽,锅上置有压力表、温度计、液位仪、安全阀及压力控制器或温控器,锅的外壁置有绝热保温层。
金属炉腔内置有过热换热器,过热换热器的周围是火焰或烟气,过热换热器的水汽输入管口穿过炉壁与炉壁外的水汽容室(锅)的水汽输出管口相连通,过热换热器中是水汽,过热换热器的蒸汽输出管口穿过炉壁向外供热,在蒸汽出口处置有安全及控制装置。
如果处理废汽、脱硫等,可在烟尘储罐前安设处理装置;如果要利用废烟余热,可在冷凝管上设置水套,并将热水输入锅内,当然,也可将余热利用直接供给其他用热的地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利用炉体密封,在有控压及安全设施的条件下,金属炉内烟气因得到加热而能够达到较高温度、压强增大,连接炉壁外的水汽容室(锅)以及置于炉腔内的过热换热设备中的水汽便能得到较多的热量,不但能显著提高锅炉的能效比,而且能够产生高压高温的水蒸汽。
具体实施方式
密闭的金属炉由燃烧设备(含燃烧输入装置)、炉膛(燃烧室)、烟气室联通构成,炉膛(燃烧室)处的进气口处设有烟气或火焰止回阀和压力送风机,压力送风机的气输出口与金属炉的气进口相连接并与金属炉内腔相通,炉膛内置有炉箅或粗灰粒过滤器,金属炉上配置烟气安全阀、烟气限压阀、烟气压力控制器或烟气温度控制器、烟气温度计、烟气压力表,烟气安全阀和限压阀的烟气入口前置有灰粒过滤器,烟气安全阀和限压阀的排泄烟气的管口经冷凝管道与置于炉外的烟尘储罐相联通,烟尘储罐上配置尘气分离器,尘气分离器的气出口与大气相通,烟尘储罐的下部设有排灰门孔。
金属炉壁外表面是平面的或者是带有众多散热片的传热面,与金属炉外壁相连接而形成有水夹层的金属水汽容室(锅),该夹层空间即水汽容室(锅)中是水汽,水汽的受热面是金属炉壁;水汽容室(锅)上配置有压力表、压力控制器、温度计、温度控制器及安全阀、液位仪;水汽容室(锅)置有给水输入管口及排污管阀,锅的上部或侧面置有水汽输出管口;水汽容室(锅)的外壁置有绝热保温层。
金属炉腔内置有金属过热换热器,过热换热器的周围是火焰或烟气,过热换热器的水汽输入管口穿过炉壁与炉壁外的水汽容室(锅)的水汽输出管口相连通,过热换热器中是水汽,过热换热器的蒸汽输出管口穿过炉壁向外供热,在蒸汽出口处置有安全及控制装置。
如果处理废气、脱硫等,可在金属炉的烟尘储罐前安设废气处理装置;如果利用余热,可在烟气冷凝管上设置水套,增了温的热水由金属管接入锅的给水系统,或者将余热利用之热直接供给其他用热地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联众,未经赵联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41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腐蚀紧固件及其施工器具和安装方法
- 下一篇:婴儿护理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