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释保水型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颗粒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3079.X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4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贾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洪涛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释保水型 生物 有机 无机 复混肥 颗粒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有机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释保水型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颗粒结构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传统农业将被高产、低耗、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所替代。
欲达到这个目标,首先要解决化肥养分利用率低,机械化施肥程度差、重复无规则施肥、缓释肥包膜污染等肥料生产现状。解决这个问题方法除配方平衡施肥、提高施肥的科学化水平外,就肥料自身而言,必须改进肥料结构和剂型,开发适用范围广、养份利用率高、环境污染低、可生物降解、能改良土壤物理和生物状况、优质高效的新型肥料产品。
缓释肥料是将化学肥料有效养份缓慢释放的肥料,自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出现,研究和使用的范畴基本限于氮肥产品的缓释方面,对于复混缓释肥料及其生产方法的还局限在研究阶段。
在复混缓释氮肥方面,通常采用两种方法解决氮肥溶解快、利用率低的问题。一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降低肥料的溶解性;二是给肥料穿上一层外衣,人为地设置一层防水层,防止它和土壤直接接触而迅速溶解。上述第一种方法与本发明差别较大。第二种方法所采用的包衣材料可用聚合物和硫磺包衣,惰性材料、聚合物和硫磺包衣由于溶解性差,不含水溶性材料,造成肥料的渗出性差,养份的释出率与农作物需肥规律不一致;惰性材料包衣的载体多为树脂、机械油等不可降解物质,如使用不当,也容易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可降解包衣材料是当今发展的方向。
生物肥料、化学肥料、有机肥料一起构成了植物营养之源,这三种形态的肥料之间的作用是相互配合而非替代,这种相互补充不仅是化肥数量上的补充,而更主要的是性能上的配合与补充。也就是说肥料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朝着高效能、复合化和生物化方向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释保水型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颗粒结构及其生产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提供的有机质颗粒肥易散碎、无机肥含量低、肥料释放快、肥料成分污染和影响微生物生长等问题,现有的有机肥料产品无法将有机质的优势、无机物的高肥效、肥料缓释效能、有益微生物的特别效能集为一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释保水型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颗粒结构,该复混肥颗粒结构包括:内部肥料核心、中间缓释层、外部有益微生物层;
所述内部肥料核心位于所述复混肥颗粒的最内部,所述中间缓释层位于所述内部肥料核心的外层,所述外部有益微生物层位于所述中间缓释层的外层。
进一步,所述内部肥料核心有单层至多层结构变化和不同结构层有不同成分构成和营养功能的变化,除无机肥成分外,还可包括有机质、粘土、保水剂、调节物质成分;
无机肥的主要成分可以是由单一有效成分构成的氮肥或磷肥或钾肥,也包括由氮肥、磷肥、钾肥三种中的任何两种或三种组合成的复合肥,还可以包括由钙元素、镁元素、硫元素、铁元素、锰元素、铜元素、锌元素、硼元素、钼元素、氯元素组成的其他无机营养及企业生产中具有养分功能的以无机物为主要成分的具有营养功能的下脚料;调节物质包括作物生长调节物质、农药、腐殖酸、稀土元素;有机肥成分的原料主要包括豆粕发酵物、骨粉、动物屠宰下脚料、作物秸秆发酵物、动物粪便发酵物、城市有机垃圾发酵物、沼气池沼渣、工厂生产废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机物来源,还包括工厂中以有机物为主要成分的下脚料中一种或多种来源。
进一步,所述中间缓释层的组成成分主要包括微生物营养物质、可生物降解的保水剂、可生物降解的成膜剂、可生物降解的交联剂、触发剂、稳定剂、粘合剂成分;所述的外部有益微生物层包括一种或多种有益微生物、微生物营养物质、粘合剂。
进一步,所述复混肥颗粒的第一种结构与组成成分如下:
所述复混肥颗粒的第一种结构与组成成分关于内部肥料核心是以豆粕发酵物、骨粉、植物秸秆发酵物、动物粪便发酵物、城市有机垃圾发酵物、沼气池沼渣、味精厂、酒厂生产废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有机质来源,进一步添加高浓度的无机氮、磷、钾肥料三要素中的任意一种、两种或三种和钙元素、镁元素、硫元素、铁元素、锰元素、铜元素、锌元素、硼元素、钼元素、氯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无机营养及调节物质、粘合剂;内部肥料核心成分混匀后利用生物有机肥造粒机进行球形造粒;球形颗粒即内部肥料核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洪涛,未经贾洪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30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