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岛城市人工湖的低碳养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2513.2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9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储张杰;吴有先;王伟洪;龚丽贞;钟爱华;卢国兴;胡秀峰;卢建达;白晓倩;陈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6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岛 城市 人工湖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殖方法,尤其是一种海岛城市人工湖的低碳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海岛城市把园林绿化建设作为优化人居环境、提倡低碳环保式生活模式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首要目标之一。重视园林绿化生态效益,重视发挥绿地公园服务群众的功能,重视建设群岛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着力建设在城市群中具有海岛特色、城乡一体、山海秀美、生态和谐的群岛型花园城市。
在海岛城市人工生态景观建设过程中,特别是人工湖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淡水,而很多海岛淡水资源紧缺是限制发展因素之一,淡水资源一方面是靠本土水库蓄水,另一方面从大陆通过海底管道引水,来满足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需要,人工生态景观的养殖用水多使用的自来水,不仅费用昂贵,而且占用了大量的淡水资源。
作为海岛城市,淡水资源缺乏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园林中人工湖养殖工程的建设,如何节约淡水资源,充分利用天然雨水,实现在低碳生活中达到自然和谐统一是海岛城市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海岛城市人工湖低碳养殖方法,适合于在海岛人工生态景观的观赏鱼养殖,操作简单易行,成本费用较低,有较好的节水、节能效果。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海岛城市人工湖低碳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集雨式人工湖建设:在海岛城市低洼处建设人工湖,收集雨水作为水源,深度为1-1.5米,在湖底铺设防渗膜,在湖底中间部位建立排水槽,在所述排水槽上设置观赏鱼的防逃网,所述排水槽的底部连接排水管;
(2)整塘和清塘:填补所述人工湖的漏洞或裂缝;然后用石灰进行清塘;
(3)对湖水水质的调节管理:在投放育苗前一周施加一定量的化肥和有机肥,然后泼洒EM菌制剂和益菌素来调节水体生物结构;在人工湖的浅水区移植适当水芹菜、水浮莲等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
(4)放养鱼苗:投放观赏鱼,所述观赏鱼放养的密度低于一般养殖密度;
(5)日常管理:投喂观赏鱼专用饲料,喂量根据天气、季节的变化而定。
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收集雨水的方式为,在建筑物顶的排水管道的出口处设立雨水收集管,在人工草坪四周设置塑料围栏,所述围栏下游也设置草坪雨水收集管。
其中,在步骤(1)中,在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设置塑料弯头,在所述弯头上设置用来控制湖水深度的塑料插管。
其中,在步骤(2)中,通过所述人工湖排水,将水排至5-6厘米深,然后在所述人工湖四周挖多个小坑,将生石灰倒入坑内,石灰的用量为60-120公斤/亩,加水化成浆后向湖底四周均匀泼洒,第二天将湖底整个推耙一遍,提高清塘的效果。
其中,在步骤(3)中,对湖水适时增氧,保持湖水中溶氧在5mg/L以上,以对观赏鱼提供足够的氧气。
其中,在步骤(4)中,采用混养方式,放养的观赏鱼为锦鲤、白鲢和花鲢。
其中,在步骤(4)中,采用套养方式,套养泥鳅吸收锦鲤的排泄物调控水质,泥鳅的放养规格为180-250尾/kg,每平方米放养10-20尾。泥鳅可以摄食池中锦鲤的残饵,同时泥鳅的活动可以使人工湖底泥中的营养物质得到释放,有利于水中浮游生物的繁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收集天然雨水作为水源,降低了成本,节约了淡水资源;通对水质的检测和生态调控,不仅满足观赏鱼的生存条件,而且符合城市园林的美感,成本费用较低,有利于海岛城市的节水、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用于海岛城市低碳养殖的人工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海岛城市人工湖低碳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25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