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烧结炉的传送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081377.5 | 申请日: | 2012-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5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 发明(设计)人: | 金良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大塘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3/12 | 分类号: | F27D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刘洪京 |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炉 传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烧结炉的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具有铁氟龙涂层的工件在经过喷砂处理后需要经过高温烧结处理,才能使表面的涂层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使铁氟龙涂层牢固地涂覆在工件的表面。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设置有预热段、升温段及高温段的三段加热式烧结装置来完成烧结处理。参图1所示,在高温段,通常设置一烧结炉100,其主要包括燃烧机10、燃烧室11、炉外回风风管14、炉外送风风管13、电机17。燃烧机10通过将外界提供的天然气或油等燃料输入到燃烧室11中燃烧。这个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气体通过耐热循环风车12、炉外送风风管13输送到具有隔热层15的烧结炉100内部,在传送带16上可放置待烧结的工件(未图示)。
耐热循环风车12可通过电机17以及皮带171提供枢转的动力。这样高温气体就可在炉外回风风管14、炉外送风风管13、燃烧室11、耐热循环风车12,以及由隔热层15形成的腔体151之间形成热气流循环。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的烧结炉只设有一条传送带。其每次烧结处理时只能放置一层工件,这样势必导致烧结炉的处理效率较低,同时单位工件的能耗比较高,生产成本也比较高。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烧结炉的传送装置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烧结炉的传送装置,其可提高烧结炉的工作效率,降低单位工件的能耗,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烧结炉的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传送带以及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由链条驱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均为环形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宽度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两边还设有第一固定支架,所述第二传送带两边还设有第二固定支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链条被第一固定支架以及第二固定支架所导引。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传送带以及第二传送带包括金属网格传送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烧结炉中设置第一传送带以及第二传送带,可同时在烧结炉中放置两层工件,因此可以提高烧结炉的工作效率,降低单位工件的能耗,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位于高温段烧结装置中的烧结炉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烧结炉的传送装置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2所示,图2为本发明一种烧结炉的传送装置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剖面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一种烧结炉100的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传送带20以及第二传送带21,所述第一传送带20与第二传送带21由链条30驱动。
该第一传送带20与第二传送带21均为环形带。第一传送带20与第二传送带21通过链条30并由电机(未图示)驱动,从而带动第一传送带20与第二传送带21转动。该第一传送带20与第二传送带21的上表面均可放置待烧结的工件(未图示)。并通过烧结炉100中由隔热层15形成的腔体151。
结合图1所示,燃烧室11中的高温气体通过耐热循环风车12将高温气体从炉外送风风管13吹向工件,并从炉外回风风管14出去,从而进行烧结处理。这样在烧结过程中,可同时对两层工件进行烧结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一传送带20与第二传送带21宽度相同,当然第二传送带21也可比第一传送带20的宽度略大。该第一传送带20的两边还设有第一固定支架201,该第二传送带21两边还设有第二固定支架211。链条30被第一固定支架201以及第二固定支架211所导引。
该第一传送带20以及第二传送带21包括金属网格传送带,当然也可为其他耐高温的材质。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大塘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大塘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13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承箱支架
- 下一篇:一种多膜层光学板的制备方法及一种多膜层光学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