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液型聚氨酯涂料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0567.5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7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陈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大宝化工制品有限公司;上海大宝化工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17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23820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液型 聚氨酯 涂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双液型聚氨酯涂料
背景技术
聚氨酯涂料是指以羟基丙烯酸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的涂料。在各系列涂料之中,羟基丙烯酸树脂涂料与HDI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组成成分具有特别优越的各项性能。如耐候性、耐水性、耐化学药品性等。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羟基丙烯酸树脂有高羟与低羟树脂,高羟基树脂的涂膜光泽度高、丰满度好、硬度高、耐化学品及耐水性好,但对塑胶素材的密着较差,而低羟基树脂对塑胶材质的密着好、耐候性好,而涂膜的光泽、硬度、丰满度、都相对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利用高羟基与低羟基树脂涂料特点,选用高羟基丙烯酸树脂做为主体,另搭配一定量的高硬度低羟基丙烯酸树脂来改善对素材的附着力,发明了一种双液型聚氨酯涂料,适用于汽车内饰水转印表面涂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液型聚氨酯涂料,适用于汽车内饰水转印表面涂装,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A组分和B组分的质量之比为4-4.5∶1;所述A组分包括成分及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
高羟基丙烯酸树脂 38-55%;
低羟基丙烯酸树脂 10-15%;
二甲苯或丙二醇甲醚醋酸酯 34-45%;
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体0.5-1%;
紫外光吸收剂 0.5-1%;
所述B组分为脂肪族聚异氰酸酯固化剂。
所述脂肪族聚异氰酸酯固化剂选自拜耳N3390固化剂,拜耳固化剂N75,拜耳bayer德士模都N3300脂肪族聚异氰酸酯(HDI三聚体)固化剂。
所述紫外光吸收剂选自水杨酸酯类、苯酮类、苯并三唑类、取代丙烯腈类、三嗪类紫外光吸收剂。
所述紫外光吸收剂选自水杨酯苯酯、紫外线吸收剂UV-O、紫外线吸收剂UV-9、紫外线吸收剂UV-531、紫外线吸收剂UV-P、紫外线吸收剂UV-234、紫外线吸收剂UV-326、紫外线吸收剂UVP-327、紫外线吸收剂UVP-328、紫外线吸收剂UV-366、紫外线吸收剂RMB、紫外线吸收剂UV-1164、紫外线吸收剂UV-1164、紫外线吸收剂UV-1164、紫外线吸收剂UV-1164。
所述A组分和所述B组分使用前混合均匀即可。
本发明所述双液型聚氨酯涂料,选用高羟基丙烯酸树脂做为主体,另搭配一定量的高硬度低羟基丙烯酸树脂来改善对素材的附着力,采用羟基丙烯酸树脂与脂肪族聚异氰酸酯固化剂(HDI多异氰酸酯固化剂)发生反应,提高其耐候性。其化学反应原理如下:
另外,补加0.5-1.0%的紫外光吸收剂进一步提升其耐候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双液型聚氨酯涂料可喷涂于ABS、ABS+PC塑胶材质,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的喷涂及修补漆。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耐化学品性、低温成膜性、柔韧性、装饰性、耐候性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双液型聚氨酯涂料,适用于汽车内饰水转印表面涂装,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A组分和B组分的质量之比为4∶1;所述A组分包括成分及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
高羟基丙烯酸树脂 38%;
低羟基丙烯酸树脂 15%;
二甲苯或丙二醇甲醚醋酸酯 45%;
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体1%;
紫外光吸收剂 1%;
所述B组分为脂肪族聚异氰酸酯固化剂。
所述脂肪族聚异氰酸酯固化剂选自拜耳N3390固化剂。
所述紫外光吸收剂选自水杨酸酯类紫外光吸收剂。
所述紫外光吸收剂选自水杨酯苯酯。
所述A组分和所述B组分使用前混合均匀即可。
实施例2:
一种双液型聚氨酯涂料,适用于汽车内饰水转印表面涂装,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A组分和B组分的质量之比为4.5∶1;所述A组分包括成分及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
高羟基丙烯酸树脂 55%;
低羟基丙烯酸树脂 10%;
二甲苯或丙二醇甲醚醋酸酯 34%;
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体0.5%;
紫外光吸收剂 0.5%;
所述B组分为脂肪族聚异氰酸酯固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大宝化工制品有限公司;上海大宝化工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大宝化工制品有限公司;上海大宝化工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05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叠层式半导体组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数据收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