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敷脐治疗呃逆的中药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78550.6 申请日: 2012-03-22
公开(公告)号: CN102614261A 公开(公告)日: 2012-08-01
发明(设计)人: 孙秀华 申请(专利权)人: 孙秀华
主分类号: A61K36/67 分类号: A61K36/67;A61P1/00;A61P21/00;A61K33/28;A61K33/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文***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呃逆 中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中草药,具体地说是一种敷脐治疗呃逆的中药。

背景技术

临床上治疗呃逆病症时多采用西药胃复安或穴位注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治疗。也有采用口服中药治疗呃逆病的,由于口服药物对身体有毒副作用,长期服用有损身体健康,并且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敷脐治疗呃逆的中药,是一种外用中药,它作用于人体脐部,利用人体温度使药物缓慢释放,药物成份经皮肤吸收后可直接扩散到静脉网和动脉分支进入体内循环到达病灶部位,采用敷脐治疗方法具有穴位和药物的双重作用,用药安全可靠,简便易行,无痛苦及毒副作用,彻底避免口服药物对人体的损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敷脐治疗呃逆的中药,采用药袋将药物包覆在药袋内,药袋内原料药的重量比是:白胡椒30-50粒,芒硝9-11g,朱砂0.4-0.6g,丁香4-6g,柿蒂5-7g,福建柏9-11g。

所述的一种敷脐治疗呃逆的中药,药袋内原料药的重量比是:白胡椒40粒,芒硝10g,朱砂0.5g,丁香5g,柿蒂6g,福建柏10g。

所述的一种敷脐治疗呃逆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将下述重量比的中药原料:白胡椒30-50粒,芒硝9-11g,朱砂0.4-0.6g,丁香4-6g,柿蒂5-7g,福建柏9-11g分别研磨成60目细粉,混合均匀包入棉布制成的布袋内即可。

本发明采用纯中药原料粉碎后包覆在药袋内,中药原料中白胡椒为温里药,为有温中散寒,健胃,下气功效;芒硝为泻下药,具有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的功效;朱砂为安神药,具有清心镇惊,安神解毒等功效;福建柏为行气药,具有降逆止呕,行气止痛的作用;柿蒂为理气药,具有降逆下气功效;丁香为温里药,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等功效;六药合用有温中散寒、软坚散结、安神定志、清热解毒、行气降逆止呃的作用。中医认为:人体脐部为神阙穴,为经络总枢,经气之汇海。脐与诸经百脉相通,贯串于十二经脉之间,联系全身经脉,通过经络作用于全身脏腑。所以,本发明敷脐药效能迅速到达全身,从而增强脾胃运化传导、升清降浊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处,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敷药后药物成份最易被吸收。将本发明敷脐治疗呃逆的中药由下述重量比的中药原料:白胡椒40粒,芒硝10g,朱砂0.5g,丁香5g,柿蒂6g,福建柏10g研磨成细粉,为一个疗程药量,一个疗程为72小时。本发明药袋制备时,先缝制边长为12cm的正方形纱布袋1个,将研磨好的药物细末装入袋内缝合袋口。使用时,让患者取仰卧位,用纱布沾温水清洁脐部,将备好的药袋敷于脐部,再用防过敏胶布将其粘贴牢固,外加宽腰带固定。贴敷一个疗程72小时后,若呃逆消失则将药袋除去;若治疗一个疗程后,呃逆不消失,再更换本发明药袋进行贴敷;贴敷本发明药袋的时间长短可根据病情轻重确定。临床使用统计资料表明:当患者贴敷本发明药袋一个疗程呃逆消失,停止贴敷后无复发,显效率为100%。当患者贴敷一个疗程呃逆消失,但随后再复发,再次贴敷一个疗程,使呃逆减轻至消失,治愈率为97%。以临床32例呃逆患者使用本发明敷脐中药袋为例,贴敷本发明药袋一个疗程呃逆消失的患者有26例;贴敷本发明药袋一个疗程呃逆消失,但随后再复发,再次贴敷本发明药袋一个疗程呃逆减轻至消失的患者有6例,治愈率为100%,并且对所有患者跟踪观察30天无一例复发。

典型病例:

1、患者崔某,男,74岁,住济南市长清区,因患中风入院。住院期间突发呃逆,数日不止,曾给予穴位注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耳穴压豆、口服药物等治疗,收效甚微。经脐部贴敷本发明药袋1个疗程显效,2个疗程治愈,经跟踪观察30天未复发。

2、患者刘某:男56岁,住济南市历城区黄河乡,因胃溃疡手术后,住院期间发生呃逆,3日不止。用西药治疗无效,针灸治疗有效,停止呃逆1-2小时后再复发;经脐部贴敷本发明药袋1个疗程显效,5个疗程治愈,经跟踪观察30天未复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将本发明药物放置在人体脐部,利用人体温度使药物缓慢释放,药物成份经皮肤吸收后可直接扩散到静脉网和动脉分支进入体内循环到达病灶部位,使本发明药物的药效能迅速到达全身,从而增强脾胃运化传导、升清降浊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处,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敷药后药物成份最易被吸收。因此,采用敷脐治疗方法具有穴位和药物的双重作用,并且用药安全可靠,简便易行,无痛苦及毒副作用的优点,彻底避免口服药物对人体的损害。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秀华,未经孙秀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85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